首页 >> 人物风云 >> 西部明星 >> 正文

马春晓:用实干践行责任与梦想

 

2014-01-27 09:0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来西部的初衷源于徐本禹

志愿者马春晓

  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宣读了评委会对徐本禹的颁奖词:“大山深处孤身支教——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听到这段颁奖词的时候,我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听说贵州省的大方县,更是第一次听说大方县大水乡的狗吊岩小学,也是第一次听说狗吊岩几乎是一个封闭的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跑上18公里崎岖的山路。晚上,满身乱爬的跳蚤几乎让他们无法入睡,浑身到处被咬得是包。每天一成不变的玉米和酸菜汤是他们的主食…但全村的孩子渴求着知识,徐本禹变成了他们的支教老师。短短的时间里,他不仅传递给孩子们知识,他们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感动了我,就在那一年我知道了“支教”“志愿者”这些词汇,甚至幻想着自己也可以像徐本禹那样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教授知识,让他们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时多么美好。

  2012年我的志愿服务西部愿望得以实现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伴随时代的强音,响应中央共青团的号召,同时更是为了实现自己从2005以来七年的愿望。在2012年大学毕节之际,我放弃了已考取的中国农业银行的工作。经过一系列的选拔活动,于2012年7月光荣地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我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当时班里很多同学的不理解,他们总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去那么远那么陌生的地方?当时的我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爸爸妈妈对我这个选择没有不同意,他们知道我想要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所以他们也没有阻止我。就这样,我在各级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进行为期一年的服务。尽管到达服务地之后才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分配到支教的岗位,而是到基层政府进行工作,但自己并没有觉得失望,任何一种服务都是志愿行为,因此我很坦然的接受了。

  无私奉献是一种精神,用心服务是一种理念。志愿服务的一年时间里,我时刻谨记并践行着志愿者的使命:刻苦学习、尽心尽力、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以严谨的作风、务实的精神、昂扬的斗志,积极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支持。

  服务基层,用心开展工作

  初到生机镇人民政府,我被分配做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宣传也就是就是要做好当地的新闻报道工作,树立乡镇的良好形象以及发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与我大学所学管理类专业格格不入。要加快转变角色,融入社会,以及破除语言障碍是我起初面临的难题,我学习着努力着,从最初的语言不通到现在基本交流沟通没问题,从初涉社会的懵懂到现在的充实,这一切是我的成长,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都是我的收获。这一年的时间中,在我的笔记本中详细记录着每次跟随领导下队的情况,事后整理材料,向有经验的同事或者朋友学习、自己摸索学习在新闻报道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毕节日报》上发表《“高山金菊”带富一方百姓》《喜获丰收》《两个山塘保灌溉 百亩水稻获丰收》《高山金菊香飘联合》《生机镇后来居上 打造七星关区乡镇第一大街》《打工返乡 自主创业》《生机镇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送温暖》《农村环境现场观摩会举行》等新闻报道;在《毕节晚报》上发表“为了明天”“烤烟开仓收购”“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生机镇为240名群众镀金”“双节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区教育督察组前来督查工作”“移民工程情况”“卫生院评一甲”“省扶贫移民工程督察组督查工作”“郑荣到马鞍山煤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督查确保学生吃上营养餐”“幸福大街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区委宣讲团到我镇宣讲十八大精神”“2013年烟叶生产发展动员部署大会”等新闻报道, 其中不少新闻报道被中国文明网、贵州农经网、金黔在线等网站转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切实做好了分内的工作,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