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31 13:3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陶娟,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来自安徽省合肥市,自2011年起服务于架科底乡人民政府。
在高中时,我一直梦想能去做一名西部志愿者,大一时,一部以“农村支教”为主题的电影《天那边》,更坚定了我去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志愿服务,了解国情,历练自己的品格,丰富自己的人生的信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道路,我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西部,将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为社会为国家尽自己最大贡献,无愧于青春,无愧于生命。
在架科底乡一年多的服务工作,很平凡,也很平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只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尽到每一项志愿者应尽的义务,踏实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回顾这段充实而有意义的青春时光,我认真落实和积极参与了架科底乡的各种工作和活动,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认真做好办公室日常本职工作。编写材料、接传文件、接打电话、筹备会议等事务,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参与负责信息编辑和宣传工作。工作前后的信息编辑和宣传工作,是乡里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我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保持乡里的信息工作有序进行;三是组织并做好慈善募捐活动。
记得来到架科底乡的第一天,下着毛毛细雨,还没有电。乡政府的马姐和李姐陪着我们慢慢的走在有点泥泞的街道上,细细介绍着这里的情况。在这里的中心校的教室外,马姐微红着双眼给我们介绍这里贫困学生情况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当时我在想什么呢,好像只有彷徨和无奈,我知道作为志愿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但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着手……
2011年9月初,我与架科底乡团委联合开展了主题为“爱心凝聚力量 希望成就未来”慈善募捐活动。当时,我服务于乡司法所,当时的所长杨大哥一家帮助了我很多,也教会了我很多事。他们带着我下乡,爬到很高的山上去看这边的草果,亲身感体验傈僳人家的真实生活,感受大山里的人的生活不易。作为赵薇的粉丝,我决定利用空暇时间赵薇吧发帖和发微博向外界求助,希望能够帮助到这边的贫困人家。刚开始很艰辛,很莽撞,有一次将一些人的信息公布在帖子里,没有想过要修饰,幸亏当时的吧主帮忙删除,不然可能造成很大错误;有时看到别人在帖子里骂我,说我是骗子,当时我觉得很委屈也很无奈,很想就此放手不去做了,但是也有很多吧友支持并提出很多建议,我想我肯定是做得还不够,不值得别人信服。大概在一个月后,同为薇迷的常女士给了我回复,并资助了两名大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乡政府职工,原司法所所长杨记夺大哥一家也很积极的向外界爱心募捐,并结识了北京的聂女士,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一对一”资助了架科底乡、子里甲乡10名贫困学生;2011年下半年外界捐助善款4000元(),用于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北京的常女士“一对一”资助了一名残疾学生,为期一年;北京辟谷积善之家为架科底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的孤儿和留守学生每人捐助了一双“爱心鞋”……
2012年上半年,我几乎放弃了“爱心募捐”,不再积极的发帖,发微博,发动态,因为我不确定有些人值不值得去帮!记得第一个让我失控痛哭的是一名残疾人学生,因为各种因素从大学退学,因此我向外界求助希望可以有爱心人士出资帮助这样的贫困生。还是我经验尚浅,太过于想当然耳,未真正了解到受捐人的真实情况,没有做好后续工作,没有将募捐人的“爱心”落到实处,这告诉了我泛滥的同情心不算什么,真正需要的是高度的责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对募捐人的善心负责。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