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5 10: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祖国的号召。而张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强音下,光荣的加入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军团”。在新疆哈巴河县团委一年的志愿服务生活中,她担任了志愿者联络员,带领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户外宣传、学校宣讲、资助贫困、帮助弱小、布置楼宇、植树造林、抗雪救灾等方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哈巴河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荣获了“新疆十百千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这支团队创建的“向日葵行动”获得了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这也是中国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张雯本人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志愿服务经历为她积累了宝贵的财富,2010年她以阿勒泰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2010届自治区选调生,在社区这个新的舞台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向日葵行动”的温暖,志愿服务的精彩
回想一年的志愿服务生活,她总是感慨万千。一年的志愿服务生活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光,志愿者们也习惯的称志愿服务日子是“后大学时代”。伴随着这支团队不断成长壮大的“向日葵行动”更是凝聚了这支团队的力量。据了解,“向日葵行动”的第一笔资金是哈巴河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加依勒玛乡的向日葵地里用辛勤的劳动赚得的。向日葵是一种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植物,它所象征的太阳还能够给予人们温暖,所以志愿者们设想的基金就起名为“向日葵行动”。为了壮大“向日葵行动”,志愿者们一致决定每月往“向日葵行动”中注入10元爱心资金,代表每个月奉献一点爱心。“向日葵行动”向哈巴河县第一小学赵雅馨同学爱心捐款740元,向南开大学阿依努尔爱心捐款680元,向加依勒玛乡的贫困学生送去价值380元的学习用品,向受雪灾严重的贫困户送去了100余件御寒衣物。“向日葵行动”还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志愿者将贫困生信息和新疆的灾情传递到内地,得到了各界的支持筹集到各类书籍500余本。青海玉树也牵动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心,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西部计划志愿者“向日葵行动”募捐到3445元,帮助玉树人民度过难关。
联络员的尽心尽力,志愿情谊的感动
作为志愿者联络员,她始终告诉自己“志愿者工作无小事”志愿者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让每一位志愿者感受团委就是志愿者温暖的家,她向每一位志愿者家长寄送了慰问信、哈巴河风景照片、志愿者生活照片、邀请函以及祝福贺卡。为志愿者回家探亲准备了《神奇秀美哈巴河》的精美宣传画册,《美丽的哈巴河》、《永远的白桦林》等经典歌碟,录制合成制作了《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媒体眼中的我们》等视频及宣传册。她始终把志愿者的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带领志愿者参观游览博物馆、双拥公园、西北第一连、鸣沙山、白沙湖、哈垄沟、白桦林等重要景点。在国庆、中秋、冬至、元旦等重大节日里,协助团委举办各类联谊会丰富志愿者生活。同时她会记住每一名志愿者的生日,为远在他乡的志愿者举办生日会,表达“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美好祝福和亲切关怀,就是在这样的互相关心和互助,志愿者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共青团的影响力,青年力量的彰显
在哈巴河这个边陲小城,有一本叫《哈巴河青年》期刊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本期刊的创作源自一个叫“8090工作室”的团队,这支团队是一个由6个年轻人组成的,而张雯就是其中的一位主编人员。六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带着六份鲜活的思想,谨记着“年轻人要在梦想中加入重量,这份重量就是对社会的责任”,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材料、发挥各自优势、用集体的力量创办了月刊《哈巴河青年》并向全县各个单位及企业免费发放。这本期刊的主要内容有介绍哈巴河县青年创业能手、校园榜样人物、刊登哈巴河青年原创文学、推荐前沿数码科技产品等,整体思路是用青年人的视角关注社会,反映哈巴河县本土文化。这本期刊为青年人展示风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张雯在团委还办起了周团报《白华青锋》向各级党政机关、乡镇团组织、志愿者发放阅读,增强了共青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尽心尽力的付出,志愿服务的升华
这一年志愿者生活,张雯担任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联谊会等各类活动的策划人和主持人,胜任了阿勒泰地区“新村杯”竞赛解说员。她组织了“红色宣讲团”、“后进生补课”、“温暖老人心”、“关爱农民工子女”、“民族团结一家亲”等100余场次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使得哈巴河县的西部计划志愿工作在全疆考核中稳居榜首。同时她还将志愿服务领域进行了拓展,在60年不遇的雪灾中,组建“七彩阳光”志愿者为抗雪救灾贡献力量。以哈巴河县争创文明县为契机,她招募培训了94名“文明志愿者”,在她的组织和带领下,文明志愿者将文明之花开遍了哈巴河县大街小巷。
白桦林的精神,志愿情节的延续
哈巴河县有一片神奇的天然白桦林。白桦林象征了一种精神,一种坚忍不拔、团结奋进、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决心。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就像是哈巴河县的另一片白桦林,他们用自己团队的力量,用心的传播着“白桦林”的精神,传递着“向日葵行动”的温暖。“一时是志愿者,一生都是志愿者”,张雯很信奉这句话,她表示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她会永远铭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今后的日子里也会将志愿服务事业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延续下去,在新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选调生的风采,基层舞台的新征程
青年人要在梦想中加入重量,这份重量是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责任的坚持。基层就是青年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张雯以一名选调生的身份分配到哈巴河县阿克齐镇民主西路社区,担任社区党建干事,她深知作为社区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她努力的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台账,认真的写着“民情记录本”,时不时下片区了解民情,热心接待来访群众,帮助她所包的片区居民完成了楼房楼顶铺油毛毡防水工程、暖气不热维修改造等各项民心实事。她所负责的社区党建工作在全年考核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作为换届办成员完成了阿克齐镇县乡人大、政府换届各项工作。她还经常参加各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公务礼仪文明风采大赛”,担任观摩会解说员,各类活动主持人。一年的社区工作磨练了她,也拉进了她和居民的距离,在年终考核中,她获得了优秀,并作为全镇唯一的社区干部被哈巴河县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她被调到阿克齐镇党政办,主要负责文秘工作,并担任党政办副主任,在这个新的舞台上,她传承着志愿精神和选调生精神,每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居民服务。(新疆项目办魏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