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11:0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倾心公益,烈焰灼芳华
有人说不忘初心容易,可圆始终却很难,但张春春做到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只要有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她就主动报名,积极参加,用心感受着每一次活动为自己带来的愉悦。在俄罗斯、中国等四国篮球联赛中,有她穿着志愿者T恤维持秩序,保障后方的身影;春运时,在客运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她带着小红帽帮扶老人及带小孩的乘客提行李,并监督乘客有序通过安检的身影;在敬老院,有她为老人剪指甲、洗头发的身影;在留守儿童的家里,有她给孩子辅导作业,教孩子做手工的身影;在团县委组织的“壹元公积金”网络捐赠中,有她给贫困生发放温暖红包的身影;在巩留县春节联欢晚会、“十一国庆节”庆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联欢中有她优美曼妙的身姿.......
张春春与志愿者服务于新疆天山库尔德宁第二届森林旅游文化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这样的志愿服务经历举不胜举,值得一提的是参与中国风景名胜旅游互联网大会暨新疆天山库尔德宁第二届森林旅游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张春春与其他青年志愿者一起为外地游客作向导,介绍新疆的淳朴民风和怡人风景,每晚把游客安全送至住处后回去休息时已是凌晨,连续奋战了七天,尽管每天讲解的口干舌燥,尽管走的两腿酸疼。其中,有个游客看她如此辛苦,说:“你们工资这么低,又这么辛苦,干脆别干了,到我的企业里,给你开双倍的工资!”。张春春淡然一笑,当即拒绝。想到自己能为促进新疆与内地的交流和互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甚感欣慰。
诸多服务经历中,最难忘的是参加巩留县2016年6·18抗洪救灾工作。前期,巩留县普降大雨,山洪爆发,满街泥水,羊群、毛毡房都被冲走,多数住房倒塌和损坏,小麦、玉米等大面积农作物倒伏。灾情发生后,张春春与同行的志愿者一起主动要求加入县委组织的抗洪救灾队伍中,积极协助解救被困群众,为受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为救灾官兵送去饭菜......在险情排除、人员疏散、群众安置、后勤保障过程中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救灾工作结束后,满身疲惫的张春春一下坐在地上,看着自己腿上和脚底沾满的泥巴,突然想起了祖海的一首歌《为了谁》: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有人说,你脚底沾的泥巴有多少,你对志愿服务的情怀就有多少,这句话用在此时的张春春身上,再合适不过。
张春春给和自己一样的千千万万个西部志愿者起了个共同的名字,叫“服务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西部志愿者!烈焰灼芳华,让青春的火焰在西部燃烧,让志愿者的灵魂在西部接受最圣洁的洗礼!
收获满满,为志愿者代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西部做志愿者的两年时间里,张春春倾尽爱心,挥洒汗水,收获了充实和快乐,更收获了成绩和认同。先后被巩留县、西部计划伊犁州项目办授予“最美志愿者”、“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中出演的舞蹈节目获得二等奖;张春春自身的工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抗击压力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有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人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成长”。她从一个青春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事事留心、处处留意”的社会人。两年不长,但有付出有收获,有欢笑有泪水,有质疑有认同。在岁月的积淀中萌生了梦想,在无私的奉献中蓬勃了青春。在“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指引下,她坚定的双眸,像极了点缀在新疆清澈夜空的繁星,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怀揣着渴望改变贫瘠大地的无比坚毅的心,一往无前!
图为张春春荣获伊犁州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付出甘之若饴,得来归于欢喜。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也只是一朵浪花。但对于她的经历来说,却弥足珍贵,不可复制,期间的甘甜和辛酸只有她自己才可以体会,期间的收获与幸福也只有参与者本人才可以享受。
两年志愿者,一生西部情。在她看来,志愿者这个名字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是一群热血沸腾,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在用青春为社会描绘爱心的色彩。西部是一片沃野,撒下一粒种子,必将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清朝诗人郑板桥曾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叶一枝总关情”。这首诗对于张春春来说,则是西部总关情。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广阔神奇的土地,伊犁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她的心。
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她一生难忘,面对质疑,面对劝导,她总是次次秒拒。她说:“你只看到我的忙碌,却体会不到我的收获;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理念;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将来;你嘲笑我徒有虚名的盛赞,我可怜你不救己弊的自恋;你可以忽略我们的存在,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志愿服务,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与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做得漂亮。我是志愿者,我为自己代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