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简 报
2011年第59期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
|
编
|
|
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
|
2011年11月21日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侯宝森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回信精神和以及传达学习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对西部支教扶贫工作的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相关工作部署,座谈交流支教团各高校、服务地的实施经验,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解决研究生支教团并入西部计划实施后面临的新情况,进一步深化实施研究生支教团各项工作。
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今年5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指出“组织一批又一批在读研究生深入西部基层一线开展支教扶贫活动,这是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华社《研究生赴西部支教扶贫成效、问题及对策》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根据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安排,现将批示全文内容向与会代表口头传达,11月3日、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分别作出批示,1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圈阅,就贯彻落实批示精神提出要求。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我们更加扎实、深入和持久开展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明确了方向,指出了重点,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多次部署推进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今年5月,团中央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精神的通知》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学习活动,并与教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今年7月,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专门参加2011年西部计划暨第13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为第13届支教团志愿者送行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勉励支教团同学们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自觉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保持强烈的精神追求,注重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并要求我们更加扎实地推进这项工作。书记处分管书记周长奎在2011年西部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深化实施西部计划暨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调规模、调结构、调机制”等推进措施。这次会前,长奎同志还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并作出批示,对目前支教团的推进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我们认真筹备组织,确保会议圆满成功,并委托我们向与会代表转达问候和敬意,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深入地推进支教团各项工作。
同时,在团中央、教育部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部署下,在西部计划各级项目办的共同努力下,在各高校党政的关心支持下,研究生支教团各高校项目办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探索创新,从总体上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扎实推进。刚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张浩明副司长作了重要讲话,部分高校项目办负责同志结合实际,做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按照“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要求,再接再厉,探索创新,努力把人才培养工作贯穿于推进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全过程。
13年来,在西部艰苦地区对教育人才的需求和高校毕业生渴望体现自我价值的双重作用下,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由当年22所高校101人赴西部5省7县发展到目前91所高校5666人赴中西部20多个省300多所学校。一批又一批支教团志愿者深入西部贫困山区,传播现代文明知识,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在服务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青年志愿者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回信,研究生支教团并入西部计划实施,使这项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契机,把培养既有较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经受过基层实践锻炼、具有良好工作作风的优秀青年人才工作贯穿于推进研究生支教团的全过程。一是要把推动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深入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服务保障,加强项目办建设,努力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这里再次强调要继续落实好支教团督导员制度,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明确由高校团委一名书记或副书记担任,确保专人负责,做好协调指导与管理服务。二是要切实引导志愿者扑下身去,真正下到基层,在基层服务过程中经风雨、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支教团一定要把支教放在首位,竭尽全力去支教,严禁将志愿者安排在非教学岗位。继续加大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派遣力度。三是要加强后续培养,着力吸引、凝聚和培养知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探索设立支教团联谊会,推动建立研究生支教团人才库以及交流平台,加强对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跟踪培养与吸引凝聚,整合资源、积蓄力量、培养骨干。要积极推动将服务期满、表现突出的支教团志愿者纳入本校人才培养计划,推荐参加进修、学习、访问、交流等,加大评选表彰和宣传激励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