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研支团与学生制作灯笼感受文化魅力

 

2021-09-23 11:1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刘伯舟 刘建 丁泽淮)9月21日,华南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在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开展“喜迎中秋佳节,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研支团成员讲述中秋节的来源及习俗等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灯笼,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9月21日,华南师范大学递23届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在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开展“喜迎中秋佳节,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图为研支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刘建 供图

  活动开始,研支团成员刘伯舟向孩子们普及“神州十二号”的航天知识,让孩子们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中秋节的故事也蕴含着人类对于太空世界的向往”,志愿者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历史渊源、节日风俗,并通过歌曲《把酒问青天》的音乐教学,“知识抢答”“猜灯谜”等互动,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学习,在趣味中收获知识。

研支团成员讲解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刘建 供图

  灯笼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秋节做灯笼是一项传统习俗。研支团成员刘建讲解了灯笼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孩子们用收集来的废旧矿泉水瓶和卡纸等,尝试着制作一件件不同造型的灯笼作品。当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精美绝伦的灯笼,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研支团成员讲解如何利用卡纸、塑料瓶制作灯笼。丁泽淮 供图

  此次活动,是华南师大研支团“鹰隼试翼”系列课程之一。通过活动,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的孩子们了解了中华传统的民间艺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动手制作灯笼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勤劳节俭的美德。

研支团成员进行灯笼制作示范。丁泽淮 供图

华南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们与学生们进行合影。丁泽淮 供图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