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14: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申墁烨 席智慧)为引导青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青少年儿童走出校园欣赏家乡美景、品味民族风情,在科学实验及科技展示中触碰科技脉搏,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爱国热情,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带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小学“华师班”学生,组织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石榴籽一家亲”主题丝路研学活动。
第五师小学“华师班”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打造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华师班”教育影响已辐射影响第五师小学四千余名学生。在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七名志愿者,带领“华师班”23名学生走出校园课堂,在畅游赛湖、蒙古人家、科技体验等特色研学项目中,引导学生深切体悟“石榴籽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品奶茶、习歌舞,共会民族风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蒙古族是该地区少数民族重要组成之一。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民族特色,此次活动将“蒙古族”风情作为研学项目之一。研学之旅第一站,“华师班”学生来到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博乐敖包。经幡、通天柱、蒙古语……学生们认真观察敖包的构造及特点,了解蒙古族人民庆贺丰收、喜迎宾客等传统民俗。
“华师班”学生在蒙古人家体验蒙古族舞蹈。华中师大研支团 供图
而后研学队伍走进蒙古包中,通过一场蒙古族音乐家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有序落座后,工作人员为学生们准备好蒙古奶茶及特色小吃,演职人员身着蒙古族服饰,手持马头琴,唱响蒙古族独特的呼麦。学生们认真聆听,跟随鼓点鼓掌喝彩。临别之际,学生们受邀一同学习蒙古族舞蹈,在舞台上跟随节奏载歌载舞,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奔放。
赏赛湖、游温泉,共享自然风光
“我们的家乡博州有一个湖被称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跟随导游的讲解,研学队伍来到此次活动重要景点——赛里木湖。研学队伍乘坐帆船,驶入湖中,近距离感受赛里木湖的自然风光。午餐后,学生们又登上点将台、松树头,顺着阶梯爬到山腰,一览赛里木湖风光。
研支团志愿者带领学生登上帆船领略赛湖风光。华中师大研支团 供图
研学第二程来到阿拉套山脚下的“温泉之乡”温泉县。这座以地热资源命名的县,有着“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走进博格达尔村,感受着260年前西迁戍边的察哈尔蒙古族留下的卡伦文化气息,学生们登上瞭望塔,漫步在坐落有序的村落间,欣赏着具有戍边特色的墙画与装饰,体会着不同于城市生活中的传统民俗。
享 “5D”、观北鲵,共触科技脉搏
学生们还走进温泉县五馆一中心,探索自然与科技的奥秘。初入青少年科技馆,“老师什么是5D?”“老师我们去镜子迷宫好不好”,学生们问题不断,对各类科学小实验、小游戏充满好奇。在地震体验屋,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地震来临时的震感。“保护头部,重心下移,移步至房间角落”,活动中,研支团成员为学生们讲授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研支团志愿者带领学生在温泉县青少年科技馆体验科学小实验。华中师大研支团 供图
在新疆北鲵馆,“华师班”学生们通过影像资料,了解了温泉县作为新疆北鲵发现地和主要保护区的原因,以及近年来温泉县为建立保护区而采取的科技手段。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仔细观察了新疆北鲵标本及活体,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家园的重要意义。
学生们登上瞭望塔一览博格达尔村全貌。华中师大研支团 供图
“他在家里根本就不愿意跳舞,看着他和小朋友们一起高高兴兴跳舞的样子很感动”,“感谢各位老师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回忆……”研学过程中,学生家长看到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纷纷表达感谢。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未来,华师研支团将继续秉持志愿初心,在西部大地持续传递志愿大爱,引导更多青少年儿童开阔视野、砥砺意志,培养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