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研支团:让“地大精神”在巴东生根发芽

 

2020-12-29 15: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韩鹏)自2020年8月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始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奔赴恩施巴东开展支教工作。半年来,他们铭记志愿精神、胸怀报国责任,从南望山下出发,开启了青年地大人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服务西部的新征程。

  师与生、兄与弟

  日前,巴东县气温骤降,第二天清晨韩鹏被冻醒了。在被冻醒的一瞬间,韩鹏在想:“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学校,没有电子设备就无法获取到天气信息,如果他们穿的少了,就要挨一天的冻,怎么办?”此时,他意识到,他与孩子们已经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成了他的弟弟妹妹,而韩鹏就成了孩子们的大哥哥。

  第二天,韩鹏到班里第一件事就是向孩子们进行天气预报,提醒他们及时增添衣物。周末放假时,韩鹏在班级的多媒体电脑桌面上安装了天气预报自动显示软件,这样孩子们上课时就会看到近期的天气信息了。

  “班上52名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或是单亲家庭,他们阳光懂事、善学乐学,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以前的我。站在讲台上为他们上课,能感受到那份存在于内心的宁静与纯粹。” 韩鹏微笑着说。

  韩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队长,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长岭初级中学,任职中学团总支副书记,任教七年级数学、七年级体育。

  我是他们的“加油站”

  这个班大多数的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作为与孩子们有相似经历的葛嘉程,感同身受。葛嘉程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大哥哥,第一天站上讲台,他就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深切地知道,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知识,更是陪伴。虽然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但作为班主任,他仍然不断给予孩子们鼓励。他是孩子们坚定的“加油站”。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次次的进步,葛嘉程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只希望这一年陪着孩子们,一路成长。

  葛嘉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中小学校,任职六年级班主任,任教六年级语文。

  与你相遇,好幸运

  娄震在长岭中学任教八年级物理。由于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物理,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娄震了解情况后,在授课时结合生活实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爱上了这门学科,也爱上了这位身材高大,爱讲冷笑话的物理老师。

  对娄震来说,每次站上讲台,看着台下的学生们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总是想再多教给他们一些知识,再多唠叨几句好好学习。他说:“多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能让我和长岭的故事再长一些。”

  娄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队员,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长岭初级中学,任职中学团总支宣传委员,任教八年级物理、美术,六、七年级体育。

  “播种”希望

  在一节关于理想的班会课之后,有一个孩子给谷一啸写了一封信,里面是一张四四方方的纸被整齐地叠好,展开以后一个稚嫩的笔记写着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感谢老师对我的鼓励,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但谢谢您让我相信,我能考上大学!”谷老师几句简单的鼓励,却在小朋友的心里埋下了求学的梦想,谷一啸希望在这一年的支教时间里,不仅仅是教会这群孩子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做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

  谷一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队员,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中小学校,任职六年级班主任,任教六年级数学、信息技术。

  冬日里的温暖

  “支教的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半,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徐琨时常思考,担心自己太严厉,同学们会不喜欢这位老师,但是太过温和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事倍功半。在这几个月和同学们的相处过程中,她逐渐找到适合学生和自己的严慈并济的教学平衡点。其中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担任六年级代理班主任的两天。在这两天里,徐琨陪着孩子们午睡,晚上也去寝室陪着孩子们,直到看到每一位孩子都安静的进入梦乡。让徐琨感动的是,临睡前孩子们对她说:“老师晚安,您快回去休息吧,我们会乖乖睡觉的。”稚嫩的话语,仿佛使冬日里回寝室的路都比往日温暖了一些。

  徐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队员,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长岭初级中学,任职中学团总支学生会指导老师,任教七年级英语,六年级科学。

  我有“画”说

  每一幅画都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写照,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都有可能通过手中的画笔在一张纸上画出来。所以在学生有情绪、有压力的时候,姜雅奇选择让学生画画来释放。在每节美术课上,姜雅奇会教他们画一些小物品或小动物,留给孩子们足够的创作空间,自由发挥组合成一幅画。每当画画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又无比认真,一笔一划虽略显稚嫩,却透露出他们看待世界纯粹又独特的视角。 尤其是一位特别内向的女孩,她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不管什么时候都只是一个人沉默地写写画画,和其他孩子格格不入,但是每次她的作业都能带给姜雅奇惊喜。她的世界是充满幻想的,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将画面占得满满当当,这表明她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只是不擅长表达,或是不被别人理解而害怕表达,所以与别人的交流越来越少,逐渐变得孤僻。于是姜雅奇每次点评作业时都会夸一夸她,上课经过她的座位时会停下来聊几句关于画画的事情。渐渐地,姜雅奇发现她开始主动说话了,不再是问一句才能听到小声的回答。在路上见到姜雅奇,她会笑着挥挥手,那一瞬间姜雅奇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成就感了。

  “通过画笔、画纸与学生们‘交流’,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也是打开山区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会更加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做一个合格的引领者。”

  姜雅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队员,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长岭初级中学,任职中学团总支广播站指导老师,任教八年级英语、六七年级音乐、美术。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一代代地大人用实际行动,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传承志愿精神、贡献青年力量,让“地大精神”在西部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