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情怀:那年的槐树关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2021-12-30 11:4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0年9月,我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10名志愿者)来到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洋县这片沃土上,分别奔赴城南九年制学校、马畅初级中学、贯溪初级中学和槐树关初级中学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中,因地制宜开展扎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洋县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开启拙壮成长的文明之窗。

  如今,我离开槐树关已3月有余,那里的“秋冬春夏”,仿佛还在我的耳边萦绕不绝。

  前去时的“秋”——是高铁上即将发车的声音,是交接仪式上母校送别的声音,是进到班级里孩子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是我走上讲台时略微颤抖的声音......怎么跟孩子们相处、怎么传授知识、开展哪些新的活动,第一次踏进校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脑海里预演多次的场景去一一实现。在放下行囊的那一刻,我和队友一同带着母校的鼓励、前辈的叮嘱和支教的初心,底气十足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第一次见到四十多名可爱的孩子,他们瞪着大大的眼睛,望向眼前这个看起来“高大威武”的班主任,他们期待着自己的初中生活、期待着班主任的不同凡响。而与此同时,内心忐忑不安却还要端正严肃的我,也期待着我们的未来!可是现实的支教生活,就像槐树关的云,洁白的外表下面,总能变换成你意想不到的形状。繁重的教学任务、陌生的班级学生、艰苦的环境条件......一个接一个的“担子”扑面而来,压得我喘不过气。就这样挣扎着一直持续到第一次考试结束,看着不太理想的成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是不是太着急了?是不是太严肃了?还是我并不适合这里?......可不经历挫折和困难,怎能有所收获!在学校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不断打磨自己的课堂细节、完善自己的课堂环节,从枯燥的知识点到趣味的脑筋急转弯;从难以理解的数学模型,到“切土豆块来看正方形”,想办法将数学课堂变成一个贴近生活的趣味课堂。渐渐地,孩子们开始喜欢听我的课,也开始喜欢这个严肃活泼的老师。合而不同、亦师亦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成绩进步很快,在期末的评优中,我们班级当选为优秀班集体!

  忙碌时的“冬”——是孩子们坚持晨读的声音,是我在“一二九”纪念日演讲的声音,是孩子们拿到微心愿礼物时感谢的声音,是元旦晚会上开怀大笑的声音......绵延巍峨的秦岭,让南方与北方的气候截然不同。槐树关的冬天,是我经历过最湿冷的冬天,即使穿的再厚也会在顷刻间被刺骨的寒风侵入。有几个衣着单薄孩子说:“老师,我们早都习惯了......”冬天的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晨读,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在同学的相互督促下,即使睡眼惺忪、哈欠连天,他们还是努力准时到达教室。“一二九”纪念日那天,我站在升旗台上为全校的学生做主题演讲,希望孩子们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漫长的冬天,在孩子们的手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我们不希望在孩子们心里留下痕迹。于是在母校学子的帮助下,孩子们实现了冬天的微心愿。孩子们拿到了自己想看的书、想玩的足球、想背的书包和需要的手套,心愿的背后都是来自哥哥姐姐们的关爱与奉献。我鼓励他们用短信或是电话的方式向馈赠的人表达感谢,更希望能在孩子们心里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孩子们在作文里写到:因为有这样一群温暖的哥哥姐姐们,我们的这个冬天“不再冷”!

  奔波时的“春”——是国歌慷慨激昂的声音,是运动会呐喊助威的声音,是在母亲节献上“我爱你”的声音,是与孩子们并肩奋战的声音......花吐蕊、嫩芽生,青春朝气蓬勃。经过一学期的成长和蜕变,我看到了孩子们崭新的面貌:曾经内向的他开始主动与人沟通,曾经调皮的他开始变得成熟懂事,曾经不爱学习的他开始认真听讲。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眼中对未来的渴望!升旗仪式上,训练有素的槐树关国旗护卫队昂首挺胸、步伐稳健,出色的完成了第一次升旗任务。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孩子们用行动践行着自强诚毅、心系国旗、自律笃行、爱国荣校的队训!运动会上,孩子们拧成一股绳,为比赛的同学加油助威、高声呐喊,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惧挑战、奋勇拼搏的集体,而这些荣誉属于你们每一个人!回忆的碎片重新整合到一起,时间的沙漏在此刻倒流。那时的春天,我走在校园里,身旁充斥着欢声笑语;我站在讲台上,台下充满着渴求知识的目光;我站在国旗下,面前矗立着坚定挺拔的身姿。每一天、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并肩奋战的影子,向着前方,追逐梦想!

  临别时的“夏”——是发挥创意制作环保工艺品的声音,是六一儿童节研学旅行的声音,是“建党一百周年”唱响红歌的声音,是笔尖与信纸摩擦的声音......槐树关的夏天,是我经历过最难忘的夏天!看着校园里的落叶、教室里的废纸、街道上丢弃的易拉罐,我组织开展环保工艺品制作比赛,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课余生活、激发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和增强环保意识的平台。孩子们精心构思、大胆创造,做出来了许多美观、独特的环保工艺品。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出去看看。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在母校的支持下,我们带着品学兼优的孩子们“走进古城西安,感受建大魅力”。从秦岭北麓风景如画的草堂校区到历史悠久书香四溢的雁塔校区,孩子们领略到建大的独特魅力;从西安事变纪念馆到母校校史馆和陕历博,孩子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从大礼堂的节目汇演到六一建大附中的联谊演出,孩子们青春热血、自信满满。传颂红色经典、永葆爱国情怀,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助力学校开展“唱响经典红歌”主题歌唱比赛和“讲好党史故事”主题朗诵比赛,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心声诉党情、以歌唱颂党恩,孩子们将爱国情、强国梦唱进了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盛夏时分,我们约定着未来。“亲爱的你们,见信如晤......”,笔尖与信纸的摩擦,留下最真挚的字迹,擦不去最珍贵的回忆。信封里有四张卡贴,是以母校风景照为背景设计的,粘住的是母校对我、对孩子们的期盼。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时间为限。我用零零散散的三百多个日夜,做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感动,一份份临别时的欢笑,一份份成就和幸福。那一年的槐树关,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作者:薛章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于2020年9月-2021年8月服务于陕西省洋县槐树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