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十年大事记

 

2013-11-08 09: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03年8月24日,哈工大组建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共7人,与来自全国64所高校的315名志愿者,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

  2005年12月,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在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志愿者行动表彰中获得“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3月,在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表彰活动中,哈工大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获“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2006年5月30日,哈工大副校长李绍滨一行来到浮山,对浮山县教育发展、人才交流等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成立“浮山县哈工大学生服务实践活动基地”签定了合作协议。

  2006年,研究生支教团新增服务地西藏拉萨,首批3名队员前往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支教一年。

  2007年8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开展了“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评选活动,哈工大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

  2008年11月21日,在山西团省委副书记安华的陪同下,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招募培训处处长朱迎来到山西省浮山县,看望了在这里支教的哈工大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9名队员,并充分肯定了队员们的工作。

  2008年12月5日,哈工大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许哲参加“山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会议”,并在“志愿者在2008”事迹报告会上作了题为《青春的力量》的报告,向其他志愿者介绍了学校志愿者服务的经验。

  2009年7月,由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山西省委、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出品的数字电影《青春的力量》在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开机拍摄。作为国内首部以西部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为题材的公益性影片,《青春的力量》讲述了以哈工大博士生陈苏为原型的一批研究生在浮山县寨疙塔乡常年支教的故事。

  2009年8月,哈工大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开辟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支教点,并派出赵启超、刘彬、李巍巍作为支教队员。

  2010年和2011年,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山西服务队连续两次获得“临汾市五四青年奖状”。

  2010年11月,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洪涛带队到拉萨看望正在当地支教的志愿者,并与西藏藏医学院签订了《西藏藏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友好共建协议》。

  2011年,哈工大结束在山西省浮山县的支教工作,按团中央要求撤销这一支教点,同年新增支教服务地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

  2013年7月,在团中央组织的2012至2013年度西部计划服务县和高校项目办绩效考核工作中,哈工大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办荣获全国优秀项目办。

  2013年,哈工大新增服务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覆盖西部的云南、四川、西藏、新疆4个主要的省份和自治区。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