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11:1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在琐碎中磨砺心性
刘冰,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水声)专业。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队长,服务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中学,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师。
刘冰由祖父母一手带大,由于祖父母都是教师,他能常常到学校玩耍,从小就受到了校园氛围的熏陶,因此,他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有着很深的感情。祖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的影响很大,使得刘冰逐渐拥有了坚毅的品格和当仁不让的责任感。
大四,是人生的一个折点。刘冰本应按照父母的期望选择读研继续学业。然而,他出于内心小小的志向和有所作为的渴望,毅然决定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希望能到祖国的西部边陲,贡献一份力量。家人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刘冰终于通过了层层选拔,如愿以偿成为了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并担任新疆分队队长。2013年7月下旬,刘冰和支教团新疆分队的成员在北京集合,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一起参加了赴疆新志愿者的培训。培训在新疆大学(南校区)举行。通过学习,他对新疆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培训期间,恰逢“西部计划”志愿者十周年集体婚礼。参加婚礼的60余对新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最终选择了留在新疆,这种奉献新疆、扎根新疆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他。
7月31日,在新疆大学(南校区)举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我从来没有向此时一样热血沸腾过”刘冰这样说。与几千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宣誓是一件振奋人心的是事。那一刻,他浑身充满力量,因为有一项神圣的事业在等着他。刘冰的服务地是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县位于新疆东北部,与俄罗斯和蒙古毗邻,属于五类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但是艰苦的生活条件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热情,他和队友很快适应了当地环境,逐渐进入了角色。
刘冰讲授的课程是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副科”,学生们更是习惯性地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放松课”。这就造成了原本很重要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们的接受。七年级的学生,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好动、叛逆的特点。这无疑又给授课平添了些难度。刘冰面对这种情况,在苦恼的同时少不了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在其他老师点拨下,他很快掌握了授课的诀窍。经过不断的摸索,他不仅课堂上能收放自如,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的授课风格,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除了基本课程之外,刘冰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智能机器人特色课程。该课程活动形式新颖,吸引了一大批同学参加,并先后受到当地电视台多次报道;此外,身为信息技术教师,刘冰同时也承担了整个学校电脑和网络维护的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他表示虽然琐碎,但能磨练心性,从中同样能学到不少东西。
从事教育事业的几个月来,刘冰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高效干练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历练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一目标努力前行着。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