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研支团驻绿十年播撒希望的种子

 

2022-05-12 11: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年,54人,年复一年播下梦的种子。过去从未间断,未来仍将继续。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学毕业后怀揣梦想,深入山区帮助那里的孩子们……他们就是重庆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绿春分队。
  绿春县位于哀牢山西南端,县城街道坐落在山头,这里没有红绿灯,道路曲折迂回。跨越千里,在绿春县第一中学,研支团成员时刻不忘母校的嘱托和身上的责任,迅速克服生活上的不适应,转变角色,承担起数学、地理、生物教学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学生们最信任的老师。
  作为科任老师,面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研支团成员们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学校的硬件资源,使用一体机教学,用数学趣味故事、生物纪录片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课上与学生积极互动,课下耐心地给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为他们一点点补上课业的差距。他们的教学效果显著,所教学科成绩均名列年级前列。
  “和这边的孩子一样,我也是从大山、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结合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认为这些孩子也想拥有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也想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研支团成员蒋兴顺说。支教中随着对生活的熟悉和对孩子的深入了解,他们更加真切感受到孩子们强烈的需求,“我们以绿春一中为立足点,将这门课程辐射到更多、更偏远的乡镇中学,打造了‘1+2+4=∞’的支教模式。”
  10年间,研支团成员们一批接一批来到绿春,支教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唯一不变的是支教精神的薪火相传。他们不断汲取经验,守正创新,围绕“1+2+4=∞”的崭新支教模式做好教学服务。
  “这一支教服务模式中的‘1’指的是一个宗旨,鼓励学生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去奔赴山外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是立志和赋能‘两条路径’;‘4’指‘需求力’‘推动力’‘内源力’‘影响力’的‘四力驱动’。”研支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在深刻把握山区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教育帮扶多年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推出这一支教服务模式,“我们始终鼓励山区孩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推广家乡,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勇敢地接纳外界事物,以自身特点去追逐绚丽多彩的人生梦想,到山外更广阔的世界中成长成才,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拥有无限可能的精彩人生。”未来,他们的支教模式还在精进,初心还在延续,希望的种子还在播撒,无限的可能还在发生……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