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简介

 

2023-03-14 11: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和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学校获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新增单位。2年来学校累计派遣9名志愿者前往青海省格尔木市格尔木站前路小学服务。研支团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坚持扶智与扶医并重,探索“教育+医疗”的结对帮扶模式,在投身基础教育、参与疫情防控、丰富第二课堂、助力民族融合等方面打造了具有鲜明温医大特色的支教品牌。

  一、在组织上抓“紧”,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体系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项目办、学校项目办(团委)、服务地项目办和服务学校共同指导关心的体系内开展工作,持续做好对内沟通、对外宣传、对上反馈、对下传承的体系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学校项目办研究制定《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选拔办法》《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好志愿者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式管理。规范成立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和团支部,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的战斗堡垒作用,抓牢思想阵地建设,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党团主题活动,达到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

  二、在选拔上抓“严”,派遣担当有为优秀青年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工作,成立以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纪委、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为成员的研究生支教团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工作。科学规划招募进度,在校园内线上线下做好支教团政策宣讲,邀请首届研支团成员来到“团团来啦”直播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远方的诗歌”支教故事分享会,营造良好志愿氛围。严格设置招募标准,抓好资格审查、面试、试讲等过程管理,学校纪委全程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入选名单公示和体检工作,确保招募工作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

  三、在培训上抓“细”,建立多维立体培养模式

  学校制定多维度培训培养和考核管理办法,全方面覆盖、参与式培养,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为教育教学和系列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规范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生支教团专项工作,采取“共享课程+业务课程”和“必修+选修”的混合培养模式,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青年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由校团委学生实践服务中心协同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大学生人才学院)共同组织实施,每名学员须累计完成不少于160课时学习培训,对未达到培养目标的不予以派遣服务。

  夯实理论学习。邀请浙江省团校副校长郭彧、温州市委党校教授蒋儒标、校团委副书记林文诗、温州市文化馆视觉艺术与拓展部主任曾春玲开展《新青年领袖成长之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内外形势分析》《学生干部、团干部党团知识应知应会》以及演讲口才、形象礼仪、地方文化、民俗艺术等系列讲座。

  开展红色研学。将特色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相结合,设计“校内”“校外”两条支线,校内参观流动党史馆,校外设计鹿城、瓯海、洞头等红色研学路线,紧紧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引导研支团成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

  加强实践锻炼。研支团组建完成后,学校团委按照全国项目办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周期自10月至次年6月,做到周周有学习,月月有主题,学期有总结,年度有考核。培训涵盖思想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医疗救护、心理健康、民族知识、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在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和道尔顿小学设立研究生支教团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听课、交流和讲课。部分志愿者在学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在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岗前实习锻炼。

  做好交流研讨。定期邀请从事一线中小学教学的教师和往届研支团成员组织开展教学研讨,督促志愿者关注教学能力培养,锻炼教学技能,自觉提升教学素养,形成自我发展的内推动力。在学校团学驿站进行《志愿服务的温医情怀》专题研讨会,就温医大志愿服务基本情况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交流。

  四、在成效上抓“实”,持续扩大宣传推介力度

  研支团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推出“健康小讲堂”和“青春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助力学生拓宽眼界视野。

  联合温医大志愿者,发起“飞信传书,守护童真”纸飞机书信陪伴项目。依托温州援青指挥部、光华教育基金会、青山慈善基金会等资金支持,将小学三楼公共空间改造成开放式诚信书屋,打造书香校园。

  搭建温州与格尔木联结桥梁,研支团成员组织开展跨越山海的爱心义卖,将义卖所得全部捐助于因病休学的服务学校学子,用实际行动彰显温医大爱情怀。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平阳木偶戏,将木偶戏融入日常课堂,让小木偶走进大课堂;通过学习木偶戏历史知识,传递平阳木偶戏背后的深厚文化;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一尊木偶,联结跨越千里的温州-格尔木“山海情”。

  研支团每周定期前往青海省长江源民族学校开展民族融合活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家访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充分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合力共建家校育人体系。

  同时,研支团成员联动附属医院川藏青“光明行”公益团队、肺动脉高压治疗科研团队开展医疗帮扶和医学调研等工作。研支团建立了“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微信公众号,相关事迹受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西部志愿汇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展现并记录了温医大青年在奉贤西部的无悔事业中成长与收获的青春印迹。

  五、在培养上抓“深”,健全人才跟踪培养体系

  学校团委高度重视支教团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校领导及团委相关负责人每年至少调研或慰问支教团志愿者1次,每年为志愿者举办出征仪式,与服务学校沟通志愿者的住宿、安全等保障工作。与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等小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组织研支团成员赴小学参加教学见习,并鼓励志愿者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以志愿者完成支教回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为重点时段,结合志愿者个人实际,延长跟踪时间,将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推荐担任辅导员和参加相关部门的挂职、借调、交流等活动。已经结束支教返校的6名支教团成员中,1人担任专职辅导员,1人担任班级班长,继续组织在校师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人均加入了“809000红色轻骑兵”宣讲团,通过宣讲宣传支教团的事迹,发扬志愿者精神,充分展现出学校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育人成效。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将践行“仁肃勤朴、求是奋发”的校训,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锤炼入青春,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以“青年之我”手执“青春之笔”,绘就“时代画卷”。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