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09: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日前,天津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依托学校优质资源,开展“线上云课堂+线下实践课”科普活动,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甘肃宕昌、新疆布尔津两地校园,让科学的光芒点亮求知之心。
云端开讲:跨越山河的科普盛宴
隔着屏幕,天津大学研支团开展的两场科普创新主题云课堂活动,为甘肃宕昌、新疆布尔津两地四所学校的孩子们打开了了解科技知识的新窗口。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洪洋在线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的学生讲解抗战历史。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主题为“抗战记忆与新时代阅兵兵器科普”云课堂上,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洪洋带领学子回溯抗战岁月。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他用细致生动的讲解,再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张洪洋不仅讲述了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还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式中的尖端装备,深入剖析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国家的崛起。课堂尾声,他号召同学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用知识和创新守护祖国的未来。
天津大学医学院教师王坤在线科普知识为甘肃省宕昌县的学生们揭开脑机接口的神秘面纱。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让机器感知心灵——脑机接口知识科普”课堂上,天津大学医学院教师王坤为甘肃省宕昌县的学生们揭开了脑机接口的神秘面纱。从“意念控制”到“脑控无人机”,从“神经康复”到“太空脑机交互”,王坤以生动案例展示了人脑与机器交互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前景。他重点介绍了天津大学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国际领先成果,并分享了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本科方向的建设历程。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看到了科技改变未来的力量,更为他们的学业规划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实践课堂:流转指尖的科创星光
在甘肃省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研支团成员王志飞带领六年级学生走进充满创意的“创客课堂”。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操作3D打印机,将天马行空的构想转化为立体作品。从设计模型到打印成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在甘肃省宕昌县第一中学,研支团成员王佳为学生上物理实验课。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宕昌县第一中学,研支团成员张乐琛与王佳将知识科普与课堂教学巧妙融合,分别为高一、高二的学生们带来“动手+思考”的物理实验课。学生们使用打点计时器精确测量距离,在亲身操作中体会物理定律的奥妙与严谨。一次次实验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培养了其细致观察与科学思维的习惯。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神仙湾路小学,研支团成员韩宜轩为学生开讲“我是科学家”课程。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研支团成员韩宜轩与刘文昊依托自身所学,开设“我是科学家”课程,为神仙湾路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学体验。他们通过有趣的实验和生动的科学故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验证假设,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课堂上笑声与惊叹声交织,科学的魅力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长。
从云端的前沿知识科普到线下的动手实践,天津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用多元形式搭建起西部学子与科学世界的桥梁。研支团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挖资源、创新形式,让科普之光照亮更多西部校园,为教育振兴注入天大力量。(记者 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