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10: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秋意渐浓,师心温暖。日前,江西财经大学第27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团正式进驻天柱县第四中学,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征程。六位研支团成员站上讲台,以热情与智慧回应每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用行动诠释“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的深刻内涵,为这座中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与希望。
在两周的支教生活中,研支团成员深知,支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他们更明白,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需要用心去浇灌、去呵护、去传承。
研支团成员程梓宽担任初一五个班的体育课老师。开学第一周,面对新生们的懵懂与活泼,他通过耐心引导和清晰指令,逐步建立起有序的课堂纪律。看到学生们从散漫到专注,从随意到守纪,他深感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规则意识和集体精神的培养。这份从杂乱走向有序的过程,凝聚着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也让程梓宽体会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
研支团成员夏寒池在贵州省天柱县第四中学为学生上物理课。江西财经大学研支团供图
对于夏寒池来说,在天柱县第四中学支教的日子充满了挑战与温暖。学生学习基础虽薄弱,但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课堂上,她放慢节奏拆解知识点,用生活案例替代抽象概念,从物理基础知识、科学实验重新夯实根基。
当看到不敢开口的学生主动举手答题,作业正确率逐步提升时,夏寒池表示,所有的疲惫都化为欣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让她深知支教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耐心与鼓励,为他们点亮追逐梦想的微光。这份双向奔赴的成长,已成为她最珍贵的记忆。
站在初一的英语讲台上,张欣深感肩上责任之重。面对孩子们陌生又好奇的目光,她从最基础的元音、辅音教起。看着他们努力模仿嘴型、认真标注发音的模样,张欣既心疼又欣慰。这里条件虽简朴,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非常真挚。作为支教老师,张欣能做的不仅是传授语言,更是为他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张欣说:“每一天,我们都在共同成长,这或许就是支教最美的收获。”
研支团成员李梦琦在贵州省天柱县第四中学为学生上数学课。江西财经大学研支团供图
和孩子们的相处,让李梦琦理解了“教育”二字的重量。上周五中午刚吃完饭,就有学生追着她问上午讲的“相反数”。看着孩子手里攥着写着问题的纸和眼里闪着的光,那一刻,李梦琦突然明白,支教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靠近。数学或许抽象,但渴望从不抽象。她愿继续做他们前行路上那盏微亮却坚定的灯。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江西财经大学“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正在用青春书写教育的温度,以真诚陪伴孩子的成长。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一种信念、一束光芒。相信在这段双向奔赴的旅程中,无论是天柱四中的学生,还是研支团成员,都将收获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记者 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