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11:3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第三中学七年(10)班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年轻的班主任张越正带着学生们用AI软件解二元一次方程。这位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第26届研支团的00后支教教师,用创新与爱心,在这片广袤草原上书写着动人的教育故事。
创新教学,让思维飞起来
张越在课堂上。张越供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玩一个‘数学密室逃脱’游戏!”张越的数学课总是充满惊喜。她巧妙地将七年级的数学知识设计成趣味游戏:用“温度计大战”讲解正负数,用“侦探破案”演绎方程解法,用“卡牌游戏”探索不等式,用“错题手账本”巩固知识点。在她的课堂上,抽象的数学公式变成了可触可感的趣味体验。她还大胆引入数字技术,通过智能软件将平面的几何图形变为立体的可视化物体,让草原上的孩子们感受到科技赋能学习的魅力。
张越与学生在办公室一起讨论数学题。张越供图
在张越的课堂上,学生们常常化身“小老师”站在讲台前侃侃而谈。她推行的“翻转课堂”模式,让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让张越欣慰的是,学生们开始敢于挑战权威。“老师,这道题我有新解法!”“这个公式能不能这样变形?”办公室成了思维的竞技场,常常出现师生为一个数学问题争论得忘记吃饭的场景。最令她感动的是,学生们会特意收集难题来“考”她。每当这时,张越都会认真对待,和学生一起“抽丝剥茧”。有时为了一个解法,师生要查阅资料、反复验证。“这不是较量,而是一起探索真理的过程。”张越在支教日记中这样写道。
班级管理细无声
走进七年级(10)班教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成长银行”积分榜。张越创新设计的这套班级管理体系,将学生们的日常表现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每周的“座位拍卖会”上,孩子们用积分竞拍心仪的位置。连最调皮的学生都开始认真积攒“班币”。
张越为学生发篮球。张越供图
冰冷的数字背后,藏着张越炽热的巧思。当学生小庆在心愿卡写下“想要一个篮球”时,张越将积分表彰变成“圆梦舞台”;发现留守儿童小雨偷藏过期作业本,她以“进步奖”名义为小雨送上全套文具。那张贴满星星的积分榜,渐渐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星空图”。
课堂外的成长
每周三下午的班会课,七年级(10)班的教室总是空无一人。张越会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开展别开生面的“户外数学课”。“看这片雪地,就是一个天然的坐标系!”她指着学生们踩出的脚印说道。在篮球活动时,她会讲解投篮角度和抛物线的关系;扫雪劳动中,她引导孩子们计算雪堆的体积。
“教育不仅在教室,更在天地之间。”张越带领学生把课堂搬到田野,让知识在泥土里生根。她深信体育和劳动的教育价值。足球赛前夕,她陪着队员们加练到日落;中午吃完饭混进学生堆里,跟学生一起打篮球;发现学生状态低迷时,她会组织观看《夺冠》等励志影片。通过丰富多彩的室外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奋进的种子。
家校共育,同心筑梦
“下面请我们的‘小元宝’为大家演示!”在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上,学生成了绝对主角。张越创新采用“课堂开放日+亲子互动”模式,让家长们亲身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她用手机直播课堂实况,展示AI辅助教学的成果;组织家长参与“数学亲子挑战赛”,在欢笑中传递教育理念。
张越与学生一起过生日。张越供图
“张老师发的不是成绩单,而是孩子的成长档案。”一位家长在微信群这样感慨。张越坚持每周公示详细的作业统计表,针对每个学生定制学习建议。她的真诚赢得了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家校群变成了温暖的“育儿智囊团”,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与其说是我在支教,不如说是这片土地滋养了我。”回望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张越的眼中闪着光。离校那天,学生们在黑板上画满了爱心。教室内那面永不流动的“流动红旗”,成为她最珍贵的纪念。
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上,像张越这样的支教教师还有很多。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创新点燃着求知的火种。正如张越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这份唤醒的力量,正在草原深处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记者 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