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4: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黑龙江省孙吴县,一群西部计划志愿者带着理想与热忱,用脚步丈量这片黑土的厚度,用汗水浇灌基层的希望,将青春的脉动融入孙吴发展的节奏,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用脚步丈量民情,做独居老人的“贴心人”
刘杰是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女孩。2023年,她来到孙吴县辰清镇做志愿服务。初到镇里,面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路,她曾想过放弃。但当看到老乡们的质朴与真诚,她决定先干一阵再说。
志愿者刘杰(左一)在辖区内走访帮助高龄老人进行人脸认证。刘杰供图
刘杰负责乡镇的养老认证工作。刘杰在台账上发现,村里的张奶奶连续两年没完成认证,养老金已经停发了三个月。电话打过去,老人家在那头急得直叹气:“我哪会摆弄智能手机哟。”
第二天一早,刘杰揣着平板电脑往张奶奶家里走。冬天刚下了一场雪,路滑得很。在路上,刘洁摔了两跤。张奶奶正坐在炕头纳鞋底,见这个岁数不大的女娃来,忙把热乎乎的炕席让出来:“快上来暖暖,这路可难走了。”
认证需要人脸识别,可老人家牙掉了大半,系统总提示“比对失败”。刘杰试着让她微微抬头,又调整光线,折腾了半小时,终于听见“认证成功”的提示音。张奶奶盯着屏幕笑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办法。”
临走时,张奶奶非要塞给刘杰一双新纳的鞋垫。后来,刘杰索性带着设备跑遍了全镇的独居老人家,在炕头、在灶台边、在晒谷场旁,帮三十多位老人完成了认证。那些沾着烟火气的瞬间让她明白:有时候,让政策落地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肯多走几里路的耐心。
用爱心守护成长,做留守儿童的“引路人”
“老师,您会一直教我们吗?”面对孩子们怯生生的提问,来自河南的志愿者王寒鸿坚定地点点头。2024年,王寒鸿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孙吴县中心幼儿园担任副班主任。幼儿园里活动很丰富:科学小实验、自理能力大赛、语言表达比赛......这些活动对于小朋友而言确实有点困难。为此,她专门研究设计了一套手指操和几个趣味小游戏,来提高小朋友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志愿者王寒鸿(左二)在孙吴县中心幼儿园带领小朋友做手指操。王寒鸿供图
小明是班级里一个胆小的孩子,每次玩游戏和做活动时他总是躲在后面。王寒鸿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孩子。原来小明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性格孤僻。放学后,王寒鸿特意把小明接到宿舍,耐心引导他说说平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发生的有趣的事。王寒鸿发现小明喜欢画画,特意准备了画纸和颜料,鼓励他用画笔来表达。一学期过去了,小明的画被展示在幼儿园的文化墙上。不善于表达的他指着画对王寒鸿说:“老师,这是我画的咱们的学校。有您在的地方,也是我的家。”王寒鸿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我在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光——那是自信的光、是信任的光、也是鼓励我继续前行的光。
用关爱守护安康,做患者身边的“暖心人”
冬天的一个傍晚,志愿者赵佳慧正在孙吴县群山乡卫生院门诊帮忙整理档案。院外大门口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一位大爷捂着胸口蹲在地上,脸色苍白,身边没有家属陪同。赵佳慧赶紧开门跑出去扶大爷进来坐下,边帮他测量血压边轻声安抚:“大爷,您别急,医生马上就来。”
询问后才知道,大爷独居在邻村。当天,大爷突然感觉胸痛难忍,自己拄着拐杖走了一公里路来就诊。医生诊断大爷得了急性心绞痛,需要留院观察。可大爷一直念叨着家里的鸡没喂、门锁也没检查。赵佳慧看出他的焦虑,轻声说:“大爷,您安心治病,这些事我帮您干。”
下班后,赵佳慧按照大爷给的地址找到他家。她喂了鸡、检查好门窗,还特意拍了视频给大爷看。回到卫生院时,大爷正坐在床边焦急等着,看到视频里熟悉的院子,他眼眶红了:“姑娘,你比我亲闺女想得还周到。”后来,大爷复诊时还带来自家种的蔬菜,说是要给“会操心的小志愿者”补补。
志愿者赵佳慧(右一)入户与脱贫户签约家庭医生协议。赵佳慧供图
赵佳慧说:“在卫生院的日子里,这样的温暖时刻还有很多。这份被需要的感觉,就是志愿路上最珍贵的收获。”
用真情联接心灵,做民族文化的“搭台人”
孙吴县沿江乡是满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2024年,志愿者韩琳琳来到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开展志愿服务。
韩琳琳是个热心的姑娘。刚到乡里,她就听一位达斡尔族的婶子说,库木勒节是族人的重要节日,可这几年年轻人外出,节庆活动办得越来越冷清。“以前漫山遍野采柳蒿芽(库木勒),篝火晚会能闹到后半夜,现在……”婶子的声音低了下去。
韩琳琳拉着娜仁婶合计:“这次咱把节日活动办得热热闹闹的!”于是,她挨家挨户动员,帮着写通知、画海报,还请村里的老人教年轻人唱传统祝酒歌。采柳蒿芽那天,韩琳琳跟着大家钻进湿地。娜仁婶手把手教她辨认:“这芽子嫩,焯水后拌着吃最香。”笨手笨脚的韩琳琳采了半筐,裤脚全是泥,却笑得最开心。
志愿者韩琳琳(左四)在孙吴县沿江乡胜利屯村参与“浓情端午传非遗 古树江畔寄安康”文明实践活动。韩琳琳供图
节庆活动当天,韩琳琳穿上借来的达斡尔族服饰,和大家一起煮柳蒿芽汤,并主持“库木勒故事会”。70岁的鄂爷爷用族语唱起古老的歌谣,年轻人们跟着打起节拍,篝火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散场时,娜仁婶塞给她一包晒干的柳蒿芽:“丫头,你让咱的节日活过来了,以后每年都来当‘新搭子’!”
一年来,韩琳琳帮着策划了库木勒节,组织了3场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成了村里的“节日策划员”。她说:“看着晾晒在屋檐下的柳蒿芽,我知道,传统节日里藏着一个民族的根与魂,而我们,就是守护根脉的人。”
让青春足迹延伸,续写孙吴的“未来故事”
刘杰、王寒鸿、赵佳慧、韩琳琳,只是孙吴县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缩影。近年来,团县委始终把西部计划志愿者作为储备青年人才的重要力量,搭建起“培养+实践+发展”的全链条服务平台。通过“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位志愿者配备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作为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建立“志愿者之家”,定期组织座谈交流、团建活动,让志愿者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搭建“青春建功”实践平台,结合志愿者专业特长和基层需求,精准匹配服务岗位,鼓励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同时,团县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志愿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扎根基层,在服务孙吴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2019年以来,已有70名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开展服务。他们中有的通过考录留在了孙吴,成为乡镇干部、教师、医生;有的虽然离开,却始终牵挂着孙吴,通过各种方式为第二故乡“带货”“牵线”。他们用青春证明:北疆的风雪挡不住理想的温度,基层的琐碎磨不灭奋斗的热情。
孙吴的发展蓝图上,正需要更多这样的青春足迹。当更多青年带着理想来到孙吴,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汇入北疆发展的洪流,定能书写出更多“求真务实、贴近群众、富有温度”的孙吴故事,让西部计划的旗帜在卫国戍边的征程上高高飘扬,让青春无悔的誓言在北疆大地的寒风中久久回荡,让志愿奉献的火种在边境人民的心间代代相传。(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崔宇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