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10:2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在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委支持下,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带领“华师班”“桂声记者团”成员,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寻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思里别克。
戍边十一载:用双脚丈量忠诚,以初心守护国门
“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这是卡昝河恶劣天气的真实写照,也是阿思里别克的“青春战场”。“您的工作会遇到哪些危急的情况?”“当初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戍边警察呢?”面对研支团成员和小记者们的提问,阿思里别克一一进行了解答。
阿思里别克向华中师大研支团成员与“华师班”记者团成员介绍基本情况。唐艺卓供图
卡昝河谷,既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前沿,也是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牧民的夏牧场。平均3000米的海拔、零下10摄氏度的年平均气温、时常出没的狼群、高寒缺氧的风雪路、壁立千仞的陡崖路、险象环生的乱石路……从警务站到界碑,直线距离21公里,翻山头、穿达坂、蹚冰河,骑马巡边来回需要一天。自2015年阿思里别克被分配至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卡昝河边境警务站以来,这样的巡边路,他已经走了11年。
阿思里别克带领巡逻队骑马跨过河流。阿思里别克供图
“初到这里时,住宿的平房没水没电没信号,手机只能当手表用。”阿思里别克坦言,面对四面环山的孤寂,是哨所上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界碑上的红色“中国”,让他找到了坚守的答案:“界碑在哪里,守护就在哪里。身后是14亿人民,我们半步都不能退。”
前方是界碑,身后是祖国。3700多个日夜以来,阿思里别克用双脚丈量着卡昝河的边境线,足迹遍布每一条沟壑、每一座山丘,巡逻总里程超12万公里。为此,他穿破了26双作训鞋、作战靴。
警民同心曲:守边更要守民心,团结开出幸福花
在服务边境牧民的实践中,阿思里别克将“守边先守心”奉为信条。他管辖的50多户、200余名牧民中,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汉族和谐共处。他不仅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还能辨认各家的羊群、车辆。
2021年1月,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辖区,阿思里别克帮助牧民搬运冬牧草。阿思里别克供图
在阿思里别克的手机里报存着300多名牧民及其亲属的联系方式。附近的群众有急事、难事都愿意找他帮忙。牧民羊圈、帐篷被大风吹毁,他自掏腰包为牧民重建家园;孩子生病了,他会积极帮助找医生;有孕妇要生孩子,他找车将孕妇送到山下的医院就医;农牧民转场,他和同事帮着农牧民照看生产生活物资、护送牛羊群……
“牧民的信任,是最珍贵的勋章。”阿思里别克还记得,2023年,自己用木棍和毛毯制作简易担架,将重伤牧民从海拔3000米的山区抬至巡逻车上。当牧民家属向阿思里别克表达感谢时,他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边境线,更是牧民心中的安全感。”听到这里,在场的师生们情不自禁为他鼓起了掌。
2月14日,阿思里别克在牧民家走访,并送去常用药品。阿思里别克供图
11年来,阿思里别克累计帮助边民解决困难3800余件,送医送药400余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万余元,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青春共问答:把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
谈及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感受,阿思里别克说:“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所有在边境啃过雪、受过冻的战友,属于信任我们的牧民群众。”
面对小记者们“如何克服极端环境”的提问时,他指向窗外的五星红旗:“每当看到它在风雪中飘扬,心中都无比自豪,那一刻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那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阿思里别克带领华中师大研支团成员与“华师班”记者团成员参观哨所荣誉墙。贾海燕供图
从父辈放牧护边的耳濡目染,到军校毕业后接过前辈的钢枪,阿思里别克的故事,是兵团精神代代传承的生动注脚。在边境线上,每一颗被风雪打磨的石子,都刻着戍边人的忠诚;每一次与牧民的握手,都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温度。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让青年学子看到了“清澈的爱”最真实的模样。
据悉,自2025年3月以来,在第五师双河市团委大力支持下,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指导“华师班”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系列走访活动,并陆续走访了兵团优秀共产党员韩岩霞、兵团青年岗位能手张叶、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阿思里别克等。
华中师大研支团兵团分队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继续扎根西部边疆开展走访活动,用镜头记录坚守,以文字传递信仰,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中绽放新的光芒。(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唐艺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