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1: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4年7月,懵懂的我走出校园,满心憧憬,开启了一场奔赴基层的青春之旅。
当我踏上四川省射洪市沱牌镇的土地时,从未想过,那些写在课本里的“乡村振兴”“产业链延伸”,会以如此鲜活的方式,成为我青春里最滚烫的注脚。
从校园到基层:在产业攻坚中淬炼实践本领
初到沱牌镇,我在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办工作。当我带着课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工作时,却遇到了乡村产业升级的现实难题。镇党委将水产项目招商引资的工作交给了我所在的办公室。我盯着办公桌上的项目资料,嘴里反复默念着“中华杂交鳖养殖”几个字,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这是我来到沱牌镇开展工作时面临的第一场硬仗。
鞠洁茹(右一)与同事进行水产项目招商引资专班交流。鞠洁茹供图
在此后的40多天里,我与同事们奔走在田间地头,丈量池塘面积、研判水质条件。我们一次次走进企业,用镇里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以及农民对产业的期待,来吸引企业关注,争取得到他们的投资。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一个总投资2.1亿元的水产项目成功在射洪市沱牌镇凤竹村落地,并完成了首批中华杂交鳖种苗、幼苗的投放。
看着首批种苗跃入池塘,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此刻,我突然明白:课本上的“产业链延伸”,从来不是简单的公式套用,而是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诚打动企业、用专业赢得信任的“组合拳”。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资源嫁接,而是需要像“榫卯结构”般的精准契合。
从青涩到担当:在民生服务中厚植为民情怀
鞠洁茹(左二)与工作人员上门为群众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鞠洁茹供图
“妹儿,帮我们想想办法啊……”办公室里,农民工兄弟们焦虑的求助声,让初出茅庐的我手足无措。据统计,截至目前,我们累计为617名农民工追回欠薪650余万元。在核实欠薪数据、协调企业资金、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从“记录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蜕变。民生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反复核对的工资表、来回奔波的调解路,以及群众眼里的信任。守住农民工的“钱袋子”,就是守住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更是守住我们选择西部计划的初心。当我们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青春就有了最厚重的民生底色。
从迷茫到坚定:在乡村振兴中锚定青春航向
在涪江河畔度过的日夜里,我从招商协议里的条款数字,读懂了产业链条的延伸逻辑;从农民工兄弟舒展的眉头,触摸到了民生改善的温暖。当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当青春热血浇灌乡土大地,迷茫就会变得坚定,平凡的岗位也能成为书写传奇的舞台。
这片西部的热土于我而言,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远方,而是理想扎根的土壤。在服务基层的工作中,我要深耕细作,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拔节声中,长成最挺拔的模样!
作者:鞠洁茹,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四川省射洪市沱牌镇人民政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