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十一载接力,在黔山秀水间绽放希望之花

 

2025-04-27 12:5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4年秋,南京农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南农研支团)的8名青年跨越山海,踏上贵州省麻江县这片热土。这是南农研支团在麻江县开展支教服务的第十一年。十一年来,一届届研支团接力帮扶,以教育为火种,在传承与发展中守护初心,在探索与创新中点燃希望,用青春与奉献为麻江学子铺就向阳生长的大道。

  守初心延续黔行的根脉

研支团成员在麻江县第三小学开展“霜降”手工菊花制作活动。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供图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是南农研支团扎根的起点。在坚守教育教学主阵地的基础上,研支团成员努力为山区的孩子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作为教育的长久大计。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龙山中学分队结合龙山镇传统民族工艺特色,开展了枫香蜡染、扎染、傩戏、剪纸等“非遗进校园”系列专题活动,鼓励孩子们在非遗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麻江三小分队以“二十四节气”为文化脉络,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从“秾心园”劳动基地的蔬果种植,到“霜降”手工菊花的制作,让孩子们在汗水与欢笑中增长才干,在泥土的芬芳中读懂“与大地对话”的深意。

  手牵手种下希望的禾苗

研支团成员对麻江县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并了解其家庭情况。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供图

  2015年,南农研支团在麻江县实施了“禾苗助学成长计划”,旨在帮助家庭较为困难的在校学生完成学业。项目实施十年来,研支团成员走进麻江三小、麻江一中、麻江二中、龙山中学、龙山小学等学校和龙山镇的10余个村寨,通过家访、线下看望的形式,了解“小禾苗”的近况,并稳步开展资助工作。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帮助500余名“小禾苗”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梦想。他们不仅见证了“小禾苗”带着希望飞向远方,更见证了麻江县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

研支团在龙山中学开展中国飞天梦航天科普活动。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教育帮扶中,南农研支团是新时代山海情的“摆渡人”。研支团成员结合当地特色,积极搭建校地合作桥梁,联动南京农业大学各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远程联播课程。从探索智慧农业的奥秘到透过语言看世界,从“小小理财家”到畅游“昆虫记”,从争做“宪法小卫士”到成为“航空飞行家”,多元的职业体验与科普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理想的大门,也让他们意识到,只要有理想、肯吃苦、敢奋斗,“未来就在我心中,世界就在我脚下。”

  为青春插上同心的翅膀

研支团成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供图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共鸣。在教学工作中,研支团成员发现这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陪伴,因此,在教学之余,他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研支团成员通过心理课堂的“魔法信封”,聆听孩子们的成长烦恼;通过“一对一”谈话,了解孩子们的人际交往情况,为他们科普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掌握自卫的方法。他们通过组织开展“禾苗生日会”活动,让留守儿童在烛光中感受家的温暖。

研支团带领龙山中学学子开展观影研学活动。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供图

  为了激发孩子们心中梦想的力量,研支团麻江三小分队以MV的形式记录下“远山的梦想”合唱团的嘹亮歌声,让孩子们的梦想翻越大山,不断回响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龙山中学分队带着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进城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他们在不服输的抗争精神中感受亲情与友情的力量。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积累了理想的厚度,拓展了生命的宽度,提升了教育的温度。

  在奔赴黔山秀水的十一载春秋里,南农研支团贵州分队始终将责任、奉献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牢牢系在一起,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力量传递给大山的儿女,在黔中大地书写着关于奉献、热爱与成长的故事,用无悔青春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记者 李彦龙)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