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北京科技大学研支团在甘肃秦安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2025-04-27 10:2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观念、领悟劳动真谛,近日,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分团组织秦安县古城小学的孩子们在康坡村陶艺就业帮扶车间,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分团组织秦安县古城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图为志愿者王婉儒为孩子们讲述劳动者的感人故事。北京科技大学研支团供图

  活动开始,志愿者龙永宏和王婉儒为孩子们带来了“向劳动者致敬”的主题课堂活动。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揭开了国际劳动节的神秘面纱,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一节日背后承载的意义与精神内涵。

  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讲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人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无论是高楼大厦的建造者,还是街头巷尾的清洁工;无论是三尺讲台上的教师,还是手术台前的医生,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劳动都闪耀着不凡的光芒。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艺烧制技艺”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康坡村陶艺就业帮扶车间负责人康晓刚为孩子们讲解秦安的陶艺历史与文化。北京科技大学研支团供图

  随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艺烧制技艺”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康坡村陶艺就业帮扶车间负责人康晓刚带领孩子们走进了陶艺世界。

  “咱们秦安彩陶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从7800年前到4800年前从来没有断代过,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文物出土,其文化分层非常清晰。”康晓刚通过介绍一件件古朴的陶器,将八千年前大地湾先民的制陶历史娓娓道来,并详细讲解了康坡陶艺的独特工艺与文化价值。通过近距离观摩与互动交流,孩子们对本土非遗技艺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入的了解。

  在康坡村陶艺工艺车间,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陶艺烧制技艺”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康晓刚向孩子们展示拉坯、修补、雕刻等陶艺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工艺车间,康晓刚向孩子们展示拉坯、修补、雕刻等陶艺技术。他说:“陶土就像一粒种子,要经过揉、醒、塑、烧才能绽放生命力。”孩子们围站在转轮前,眼睛紧紧盯着康晓刚那双赋予泥土神奇变化的手,仿佛在观看一场精彩的“变形魔法”。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崇尚的美德。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劳动教育的实践,更是一场非遗的传承之旅。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分团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开展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李彦龙)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