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感悟:愿做一棵沙漠里的胡杨

 

2023-06-01 15: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1年的夏天,我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受服务于新疆扎根于新疆的哥哥的影响,我决定参加西部计划,到西部去亲眼看看哥哥口中那个神秘美丽的新疆。

  如今,我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六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已经一年有余,即将结束服务之旅,我心中感慨万千。

  当初离开家乡时,面对亲人的劝说,朋友的不解,我时常用“青年当有志,有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来激励自己,为自己打气。来到这里之后,我从起初的诸多不适应,转变为如今的如鱼得水,其中历经的“磨炼”,唯有经历过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孙丽在会场进行拍摄

  四十六团永兴镇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团场的规模较小,远离市区。上岗之初,我就接触到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与老兵精神。起初,它们对我来说只是印在纸上的文字,后来它们一遍又一遍出现在我撰写的新闻稿件中。这一年里,我用镜头、文字记录着一个个“老兵”、一棵棵“胡杨”,尽管他们无比平凡,但他们用平凡的举动为团镇的发展发光发热。

孙丽和志愿者一起体验摘棉花

  2022年8月上旬,叶尔羌河第三师四十八团河段水位超警戒线。汛情发生之后,我所在的团第一时间集结民兵奔赴现场,其他团镇也纷纷投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被领导派到现场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到达现场之前,对于这次汛情,我没有认知。直到我乘坐物资车到达现场,看到路边的胡杨林树干被淹没,只有枝叶在水面上探着头,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达堤坝上之后,团领导跟民兵一起撸起袖子,拿上铁锹,投入到加固堤坝的工作中。从日出到日落,堤坝越来越高,但水位也在不断上涨,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太阳落下,夜幕降临,战士们在堤坝上拉起了灯,灯光绵延伸向远方。八月正是盛夏,晚上灯光亮起,蚊虫们也循着灯光朝我们飞扑过来。不一会,战士们身上就被蚊虫叮咬起一个又一个的大包,可是,他们却无暇顾及这些,仍然一刻不停地填装沙袋加固堤坝。凌晨三点,加固堤坝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战士们返回营地,那是一个很简陋的大棚,尽管条件艰苦,但领导跟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第二天,所有人继续投入到抗洪抢险的工作中。短短两天,他们填装了近1万个沙袋,加固堤坝1500米,为身后的千家万户筑起了一道保护屏障。

拍摄工作结束后孙丽与工作人员一起吃饭

  有一天,团委书记问我们,什么是兵团精神?经过这一年的亲身经历,我认为兵团精神是抗洪抢险中的疲惫的双眼;是驻守在村里的粗糙的双手;是棉花地里弯着的腰。兵团的战士们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其貌不扬却坚韧不拔,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被他们的精神震撼。

  古语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我庆幸哥哥曾在年幼的我的心里种了一颗西部的种子,我也庆幸这颗种子在自己的浇灌下开花结果。因为有了这段兵团岁月的洗礼,以后面对风雨,我会用兵团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豁达地去面对。

  作者:孙丽,2021届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六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