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西政研支团开设微课堂汇聚大爱与温暖

 

2023-05-30 09: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5月25日,重庆市长寿区江南九年制学校内,“小江南”模拟法庭和“小江南”家长学堂的活动现场精彩非凡。

  初来乍到“犯头疼”,一段由表及里的探索发现

  西南政法大学第24届研支团成员邓伊鸿、黄靖雅、岳子钰服务于长寿区江南九年制学校,在黄靖雅班级里,有个别学生不写作业。她发现学校里很多学生都存在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黄靖雅逐渐认识到,“问题学生”的出现,并不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这么简单。“就事论事”并不能解决真问题,其背后是教师对惩戒的认识不全面,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和家长教育不到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需要专业资源支持的。

  “我们作为支教老师,到底能为这些孩子带来什么呢?”

  趣味普法“微课堂”,一次贴近心灵的法治尝试

  伴随着教学的深入,研支团成员们逐渐意识到,合格的支教志愿者不单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更应当是学生成长的心灵工程师。真正让孩子们信任自己,敞开心扉是第一步。这种信任,可以从教学实践中培养。三人敲定了“微课堂”的教学形式,每期由10—15人轮流教学,做到“小而精”;教学场地跟着活动方式走,保持吸引力,做到“小而活”;教学内容跟着时政热点走,保持新鲜感,做到“小而特”。

西政研支团成员黄靖雅、邓伊鸿开讲“小江南”普法微课堂

  微课堂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一些内向的孩子也跟着活跃起来。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也会在课后“八卦”课堂内容,口口相传成了宣传教师形象的最佳窗口。

  “小江南”开班以来,支教老师们遇到的“问题学生”少了下去。春意渐浓,心与心之间的桥梁也悄然搭建……

  问题需求“对对碰”,一条别出心裁的育人之路

  三人渐渐发现,以普法微课堂为起点,只要发挥青年之力找到方法、找对路子,就可以在破解学生成长难题中绽放青年之光。

  邓伊鸿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5月是民法典宣传月,在发现学生成长、家长教育和学校办学的现实需求后,他便第一时间联系民商法学院。学院党委书记张伟莉表示:“学院办学底蕴深厚,能够有机会为基层单位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是新时代西政民商人应有的志趣和力量。”双方一拍即合。

西政研支团成员邓伊鸿为学生讲授法律知识

  怎样拓展“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朋友”两重身份的“重合地带”?邓伊鸿提出了抓小切口,做大文章的思路。法治融入办学治校不深入怎么办?用好学院党建经验和优势,搭好交流平台;学生普法供给不足怎么办?用好法科生和研支团志愿者“看家本领”,创新课堂形式;家庭教育观念片面怎么办?做互动式启发式的活动设计……

  需求供给“连连看”、理想现实“对对碰”,原本令人束手无策、棘手难办的难题一一破解。

  师生共育“心连心”,一场干货满满的法治大课

  5月25日,由研支团成员联手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师、研究生组成的宣讲团,为江南学校的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法治盛宴”。

  联合党日活动中,石雷副教授分享了学院党建的先进经验,并就教育惩戒权的依法行使作讲座。双方决定在江南学校设立青少年法治素养家校协同培养基地,为办学治校提质增效提供支持。在由博士党员和岳子钰讲授的“小江南”家长法治课堂上,老师们用“真段子”讲明道理,用“好例子”讲清法理,不时引得家长们鼓掌叫好。

西政研支团成员邓伊鸿、黄靖雅出演模拟法庭

  普法课堂上,邓伊鸿、黄靖雅和学院宣讲团成员通过融合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快问快答”等环节,向同学们普及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小江南”模拟法庭让学生们沉浸式观摩法庭审理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

  据了解,十多年来,西政研支团用爱凝聚温暖,用情汇集善意,在支教服务地搭建起手牵手、心连心的桥梁,承载着一代代西部儿童的美好希冀通向成功彼岸。(记者 李彦龙 邓伊鸿 岳子钰 黄靖雅)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