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两届研支团:云端接力不负青春

 

2022-02-07 09: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7日(记者李彦龙)为更好了解服务地情况、传承志愿精神、顺利接过研支团的接力棒,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3届、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们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了“云端接力,不负青春”学习交流活动。22位志愿者用4天时间,通过云端接力,用青春传递热情。
  教学培训是重点
  1月25日、26日,第23届研支团志愿者分为文科、理科、音体美三组,针对课堂教学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巩固三个方面分享专业经验,又从辅导方法、成绩分析、课堂管理、学生心理四个角度交流半年来的日常教学心得。通过1:1模拟课堂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对支教地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有了进一步认知,体会教师角色、理解学生心理,努力向着一位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地大支教老师的角色靠近。
  第23届研支团志愿者陆煜迪介绍到,服务地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堂课都要用心去备课。第23届研支团志愿者张康和张馨月分别为第24届的志愿者们介绍了一些教学的注意事项,要结合学生们的基础问题开展教学,要掌握好教学重点,做好总结。王靖萱任六年级数学老师,她强调说:“数学对于大多数孩子很有挑战,教学进度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实时调整,课堂教学要做好规划、归纳方法、分类回顾,讲练结合。”
  团务实习显担当
  1月26日下午,第23届、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们以中学共青团工作实际为出发点,分别进行了交流。第23届研支团巴东队志愿者丁涛、徐妍分别介绍了所在服务学校团总支的组织架构和工作特点,具体讲解了如何配合协助团组织完成团员发展、主题团日、志愿活动、卫生检验、对外宣传等相关工作。他们总结到:“团务工作要本着主动承担、勇于建言的态度,将自身专业优势与服务中学特点相结合。”
  校地对接是关键
  1月27日,第23届研支团巴东队志愿者吴文熠作为代表,介绍了支教团这半年来在校地资源对接方面所做的工作。在第23届研支团的努力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心理教育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分别与服务中学达成共识,面向中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科普讲座等活动。巴东队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服务地存在的困难入手,同时积极与地大相关部门老师保持密切沟通,结合学校资源和优势学科力量解决山区孩子需要,取得显著成效。
  1月28日,第23届研支团志愿者李佳伦介绍了队伍支部建设、工作生活情况。志愿者们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开展临时党支部建设,开展团队建设、工作交流等活动。
  第24届研支团11位志愿者结合自身意愿和专业特长,开展了每人10分钟课程试讲活动。课程科目涵括初中语文、小学数学、初中地理、高中数学、高中生物等。11位志愿者们精心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并合理利用地球仪等身边的小教具,将在座的第23届志愿者和第24届志愿者们当作中、小学生,充分展示了初次上课的志愿者们的专业知识、讲课技巧、语言表达等能力。试讲后,第23届志愿者们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对第24届巴东队志愿者的教学方法、课件制作、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指出试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与建议。
  此次试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讲课水平有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帮助他们及时准确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此次试讲,大家对自身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也对未来更好地开展教学锻炼有了明晰的方向。
  “听了第23届研支团学长学姐们的分享之后,我们对支教地的情况更加了解了,对未来一年的支教生活也更加向往了。接下来的半学期,我们要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掌握多种技能,争取到支教地后贡献更多青春力量。”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韦仕莉说。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