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青春无悔赴山海

 

2025-11-03 10: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7月末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在阳光裹挟着盛夏的滚烫里,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巩留县高级中学的校门口,心潮翻涌。这是我第一次跨越山海来到新疆,还将在此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征程。

  2024年9月,我郑重递交了南京农业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报名表。我的学姐沙一丁,是引领我走上研支团之路的引路人。彼时,她刚刚踏上服务巩留的支教旅程。照片里,她站在讲台上笑眼弯弯,台下的学生坐姿端正、目光专注,这让我对未来更多了几分期待。我们常常通过在线视频畅谈到深夜。她向我诉说巩留秋天的脚步匆匆,讲冬日里的白雪皑皑,讲学生们的天真活泼,讲同事们的热情淳朴……那些细碎的温暖,如星光般落进我的心底,点亮了我奔赴西部的梦想。

王韫祺为学生上英语课。王韫祺供图

  其实早在2014年的盛夏,一颗关于新疆的种子就已悄然落进我的心田。那一年我正读小学五年级,有幸作为南京市少先队员代表,参与了2014年江苏新疆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活动中,60位来自天山脚下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少年与我们缔结了特殊的情缘。联欢会上,她们讲述着新疆的故事,以优美独特的舞姿展现着新疆风貌,让我心生向往……

  十一载光阴流转,当年埋在少女心田的那颗种子,终于在伊犁河谷的薰衣草花海中抽枝绽蕊。原来有些遇见,是命运早就在时光的经纬里写就的诗行。

  如今,我来到巩留已一月有余。我沿着学姐曾走过的校园小径漫步,品尝着街边飘香的烤馕抓饭,穿行于烟火氤氲的大巴扎……一切既陌生又熟悉。

  8月26日,我正式接过支教的接力棒,并首次站上了高一的讲台。当学生们课后围过来笑着说:“老师,你讲得真好!”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的内涵。

  这一年,我将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诚、朴、勤、仁”的南农校训,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堂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播种理想信念的种子,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巩留的风在吹,讲台上的粉笔灰轻轻落下——这大概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追光而遇,沐光而行,愿我们都能不虚此行。

  作者:王韫祺,南京农业大学第27届研支团巩留分队队员,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