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我已沉醉于那个西部小镇

 

2024-04-12 09: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这几日心神总有些不太安宁,从广西回来便一直如此。大抵是回家路途奔波,有些劳累,于是,晚上早早上了床,想早些歇息。

  阵阵微风,丝丝清凉,不由侧了侧身,窗外月影婆娑。恍惚间,一下子怔住了,心弦随着清凉的微风轻轻拨动,思绪不由回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小镇。

  在东兰县城经过短暂的培训后,整理好行囊,我坐上了即将成为同事的车,耳边传来他热情的问候与介绍,一向不善言语的我,只是微笑着点头回应。

  汽车蜿蜒驶过一条条起起伏伏的乡间公路,青黄参半的稻田平躺在明暗相映的群山之间,溪水、竹林如游龙般在田野腹中曲折回绕,时不时出现的几户山村人家,为这片天地增添了一份烟火气息。

  “小冯,欢迎你的到来”,大约半小时,伴随着同事一句欢快响亮的声音,我来到了即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地方——武篆镇。

  刚来的那些日子,我大抵是有些不太习惯的。一向爱吃辣的我避免不了一日三餐的清淡,满口“川普“”却难以招架饶舌般的地道壮话,我只好通过晚饭后的散步来消遣孤单。初来乍到的我,对这里感到些许陌生与冷淡。仿佛只有那窗外的月亮,不吝啬它那皎洁的月光,安慰着辗转反侧的来客。

  当然,我终究不是矫情的人,好在小镇总充满着别具一格的他乡风情。于是,志愿服务之余,趁着多晴的日子,我开始用脚步丈量起那片陌生的土地。红水河上,一叶行舟推开清波荡漾;拔群广场上,淳朴悠扬的动人山歌,和着热情欢快的民族舞蹈,在晚风中肆意飘荡;魁星楼前,先烈足迹清晰如初,革命情怀涤荡心灵,让我们依然能触碰到红色历史跳动的脉搏。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藏掖着动人的故事,我渐渐沉迷在这座远方的小镇。

  想一想,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第一次来到这里,心情难免有些忐忑。我能为这个地方做些什么,我又该如何去做,都是让我感到头疼的担忧。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后,我终于鼓起勇气找到了镇里的分管领导。

  领导年纪不大,平易近人、友善和气。他和我聊了很多,有关于日常生活的,有关于工作安排的,有关于志愿服务的,有关于学习提升的。虽零零散散,却又方方面面。

  “小冯,当你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就已经注定了你不会是这里的过客。你要记住,哪怕是你做的再小的事、干的再小的活儿,这份奉献都将成为武篆镇发展建设的一份力量。正是因为你们‘不请自来’的服务接力,才让西部天地有了别样的明天与未来。”领导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深有感触。

  经过短时间的磨炼后,我对工作渐渐熟练起来。除了从事计划生育奖扶、新农合返还等日常计生业务外,我还积极参与了镇里的公益活动、乡村环境整治、消防救援以及疫情期间高速路口守卡等志愿服务工作。

  偶尔我也会蹭所长的车,跟随他一起下队,去到农户家里,和他们拉拉家常。不过,一开始的我,更多的是充当一名认真的听众,双耳虽然难以“识别”,但两眼却没落下,直盯着他们,期望从唇齿间读出一些字句来。

  当然,在知道我是外地人后,这些和蔼可亲、一脸笑容的阿奶阿爷、阿姐阿哥便会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努力尝试着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和我热情交流。我也在一次次的下队中,不断地学习着这里的壮乡语言,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用语,渐渐地我也从旁听者变成了参与者。

  还记得我参与那次灭火的事情。一个周六的晚上,我正在镇里转悠,突然看见不远处一农户家里冒出浓烟。心想,是着火了吗?于是,我连忙跑了过去。

  冲近一看,是堆放在杂物间里的木柴着了火。阿叔正急忙地从屋里出来,手里提着一桶水。一旁的大婶有些行动不便,颤颤巍巍的。我见状,立马端过她手中的盆子,跟着阿叔来回打水。不一会儿,附近的居民也零星赶来,也加入到了救火的队伍中。

  好在有些木柴并未干透,火势没有那么猛烈。最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火终于被浇灭了,我们也松了口气。

  这时,阿叔缓过神来,回过头,对着我说着一些壮话。我没明白,但从他满是感激的脸上,我大概猜出了七七八八。

  “叔,我是外地的,不太懂壮话。”

  阿叔听到后,立马用不太顺畅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反复地说:“小伙子,谢谢你,谢谢你!”

  “不用谢,我是镇里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我连忙笑着回应。

  回到宿舍已经十一点多了。简单洗漱完,我躺在床上,没一会儿,便睡了过去。

  这一夜,梦格外地香。

  星期一的早晨,刚到门口,便看到那位阿叔坐在进门的凳子上,旁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大包新鲜的水果。看到我来了,他马上走了过来,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表达着感谢。

  看着阿叔质朴淳厚、真情洋溢的笑容,看到同事投来的认可和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我想,这便是我来到这里的意义吧。(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冯文靖)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