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在宜宾我种下一颗种子

 

2022-07-29 11: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李老师,我们分别已经有一学期之久了,您过得还好吗?”

  前不久,我收到了学生写的信。

  我叫李宏姗,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的父母都是出生于农村的教师。在大学毕业之际,得知有机会参与研究生支教团,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想为西部的孩子们种下知识的种子。

  种下知识的种子

  三江汇流处,茶马古道旁。2020年7月,我来到了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乡,五粮液之都——四川省宜宾市。

  图 支教地 宜宾市南溪区桂溪初级中学

  开学前3天,根据学校在岗教师、临聘教师的学科安排空缺,我承担起七、八两个年级共6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不是专业出身,又面临着八年级地理结业考试的压力,学校非常理解我的处境,特意为我安排了一个带教教师——罗龙。他是学校里唯一的地理老师。刚一见面,罗龙老师就给我泼了冷水:“李老师,你能顺利把课上下来就是万幸,学校也不要求你出成绩,你别有压力!”

  师傅的话让我思考,班里的学生们真的这么差吗?我不信,也不服,偏要带着执念试一试。

  缺少专业培训,我坚持听师傅的课,学习讲课方法。当地老师的四川话教学,让我的学习之路愈发艰辛。一节课只能听懂几句话:听懂没得?这是啥子河?于是我搜集各个平台的网课资源,吃饭时的“下饭综艺”变成了“北京市空中云课堂”。对知识点愈发熟悉、了然于胸,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讲课思路。当收到学生们的反馈:“老师,在我要放弃时,您讲的课让我心里又重燃学习地理的希望!”学生的话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于是,我成了他们的导游,给他们介绍这个世界,日升月落四季轮转,海陆变迁可触可探,远方的坦途和海不再陌生。

  “老师,自从你第一次表扬我,我就喜欢上了地理,我的地理学习成绩也在快速提升。”在地理的多元世界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取得进步的欣喜。

  黄涛,是我八年级的学生,一个爱偷懒又极聪明的小男孩。有一天上课,和同学们聊起期待定居的城市时,他跳起来说:“老师,我想去曾母暗沙!”当时我有点生气,觉得这个学生又在哗众取宠!他接着说:“曾母暗沙在我们祖国的最南边,我以后想当一名保卫边疆的将士。”不经意间和他的梦想触碰了。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军人,课桌上还贴着军队的规范守则。

  种下爱的种子

  然而,课堂进程并不似我预想的顺利。在八年级上课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男孩不停讲话。我严肃地对他喊道:“你起立,读一下这一段课文。”他站了起来大声说:“老师,我不读。”他冲我坚定地摇摇头。这是我第一次当众受到正面顶撞。“硬碰硬”不是最佳的选择。课后我找到这个男孩,计划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读呢,是不是不尊重老师呢?”他的回答却远在我的意料之外:“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从来没有读过,太害羞了。”

  随着和他们的深入接触,我发现许多孩子们的性格、认知、处事方式,都与他们的原生家庭密切相关。有个乖巧的女孩有严重的自杀倾向,是因为她的妈妈更重视她的姐姐,而不愿为她花钱治病。

  其实,孩子们都是一张白纸,而老师、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这是教育的黄金时期,过了这段时间,有效期就快到了。于我而言,要做的不仅仅是用地理学科的知识让他们看到世界,看到自己,在他们心中播种下爱的种子。

  种下梦想的种子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教授的6个班级,均以地理单科优生数、总成绩排名于前列,为我的教学生涯画上了句点。

  “老师考上大学有什么用?”最后一课,我耐心地告诉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路上,不过分关注容貌,不妄自菲薄,不自暴自弃。

  虽然我和孩子们的相处只有短短一年,但知识、爱和梦想的种子会在他们漫长的人生路上熠熠闪光。

  (作者:李宏姗,哈尔滨工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服务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桂溪中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