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在小岗位上成就大事业

 

2022-07-20 15: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支教服务已接近尾声。从首都到边疆,从学生到老师,这一年里,我们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最不平凡的信念,在最小的岗位上成就着最伟大的事业。

  “小人物”身上也有“大光芒”

  来到西部支教,周围的人际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学里,我动辄和保研清华的同学一起约饭,班级里总有几个“明日之子”已经拿到了大厂的offer。在支教地,学校里的老师基本都不会使用Excel,如果你会用剪映把两个视频粘在一起,你就可以成为全校老师崇拜的对象。

  有一天,我参加县里的活动录制,在我前面的一位大哥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在背自己的稿子,说一句忘一句,来来回回重录了十几遍。赶着回去上课的我心情十分烦躁,对这个大哥也有点嫌弃,瞅了一眼他的个人简介,我发现他是普洱十大杰出创业青年,带领村民创新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当地普洱茶龙头企业的掌门人。有了title的加持,一瞬间我觉得他连皱纹里都写满了故事,语言表达上的不畅也让我觉得那是上了年纪的成功人士的象征,一切都可以理解。

  回想起这个经历的时候,我常自愧于自己的眼界之“小”。我们总以为自己从大都市里来,毕业于双一流大学受到过国家最好的教育,总是轻视小县城里的小老师,轻视班里那些被定义为没有前途的孩子,轻视那些在踩着泥地做人口普查的乡村干部。我们总是以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总是在自己的优势赛道里和他人赛跑。

  然而,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那些所谓的平凡的“小人物”,把支教也当成自教。你就会发现每天沉迷于应酬的数学老师自己掏钱给住校的孩子买了一台手机,方便他们和家长联络;你会发现天天不写作业的淘气包做值日的时候会冲在第一个;你会发现政府大楼里那个看起来没什么文化的姐姐已经是离家五年在乡镇服务。支教一年,你有机会感受祖国之“大”,也有机会感受祖国之“小”,看别人的角度,眼光和态度,就像是一面反光镜,可以照出你自己的“小”。

  “小岗位”上也能铸就“大作为”

  支教一年,上课最大的苦恼就是解决类似于“老师,他抢了我的笔”“老师,他打我”这样的“民事纠纷”,让我觉得与刚来云南时想要“支教报国”的宏图伟业相距甚远。然而支教注定是一项平凡的事业,给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讲清楚每一个知识点,认真批阅试卷,严谨备课教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需求,就是这一年最大的成就。

  孩子们写的“小作文”让我印象深刻。文中这样写道:“老师,我真的觉得你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其他老师发小礼品的时候总是让学习好的先挑,而你总是让我们自己来拿,你让我觉得成绩不好也会被老师疼爱。”说实话,看完学生写的心里话,我有点震惊,没想到这个随意的举动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的每一个举动他们都十分在意。比如今天上课同桌和我说话但老师错怪了我,比如得了一百分但是老师忘记给我的作业本画小红花。大人眼里的小事很可能是孩子们心里的大事。每一个孩子都像一个小天使在无形中督促着我,不敢懈怠。虽困难重重,但必须竭尽全力,大爱无言,春风化雨,站好这一年的岗,便足以无愧于心。

  “小舞台”上也能探索“大视野”

  支教的一年里,我们有机会进入教室课堂、深入基层一线、参与地方建设,去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与民情,对我们来讲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作为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自己对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不仅停留于白纸黑字的理论,也不仅仅局限于论文中几组数据和图表的对比,而是通过深入到祖国西部的基层地区,用自己的脚步与双手去丈量教学、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体会支教生活的纯粹与丰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来到这里,你会亲身感受到“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离婚率越低”并不是一个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的社会学观点。因为在这里一个班30个孩子里,能有20个父母离异,你会看到和教科书里不一样的世界,推翻你之前所有的认知。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书本的局限和世界的伟大,勉励自己一生都要进步,对世间万物的存在充满好奇与敬畏,与他人交往懂得体恤共情,用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

  这一年的收获与感悟还有很多很多,语言和文字远远无法表达。未来,我希望继续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传递志愿精神,奉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报到!

  (作者:徐蕾,中央民族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团团长,服务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