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传承长征精神开启诗与远方的新征程

 

2016-11-03 08: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周日晚,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我在支教地——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双柏一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大有收获。

  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下《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畅销英美,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长征与中国革命的重要媒介;读过此书的索尔兹伯里曾在75岁时到访中国并重走长征路,于二十世纪末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在序言中写道:“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南京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衡雪在课堂上。衡雪 供图

南京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衡雪在课堂上。衡雪 供图

  在外国友人眼中,长征是对人类意志力量的一次极限挑战,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对国人来说长征途中,红军将士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翻越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20余座,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淬炼出伟大的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讲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书记的讲话谆谆教导并深深鼓舞着当代青年。回想起初到服务地双柏一中的第一周,给学生们播放《开学第一课》的场景。一张张图片连起一串红色记忆的密码,一个个故事讲述还原一段峥嵘的岁月。学生的眼眶湿润了,青年的内心震撼了,长征的精神在延续着。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是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我总是喜欢自信的回答别人对于我专业的询问。然而自选专业到本科毕业不乏类似“你怎么选了这么冷门的专业”的问题。不知考古,何以明史?不明历史,何以立根基?不立根基,何以发展传承?我喜欢考古专业,喜欢透物观史,志愿为祖国文物保护事业,为祖国传统文化传承献己之力。因为内心有信仰,愿意在践行的道路上励学敦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80年前先辈们谱写革命的壮丽史诗,铸就长征精神的巍峨丰碑,80年后,我们依然需要守望这片精神高地,对于正在支教的我而言,长征精神是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意志,是当下仍需牢记的艰苦奋斗精神,它蕴含着团结、坚毅与对理想的虔诚与执著。作为90后,我们不仅要有诗和远方,更要有梦与征程。而在前行的征途中,长征精神指引着我们前进,前进进!(南京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 衡雪)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