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10: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4年盛夏,我怀揣着服务基层的赤子之心,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党委组织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工作,让我内心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今天我们照顾下新来的小刘同志,都讲普通话。”第一次参加部门会议时,负责人和大家说。随后,会议室内响起了善意的笑声。这笑声融化了我初来乍到的拘束。一声声“小刘”从生疏的称谓化作奋进的号角,组织工作的沃土正滋润着我茁壮成长。
在组织的悉心培养下,我以“归零”心态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组织工作者的角色转变。面对公文写作的“大山”,我秉持“多问、多看、多学、多想”的破解之法,在日复一日的办文、办事、办会的实践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工作中,我不放过每一次下乡的机会。我走访了7个乡镇的12个村屯,近距离与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进行接触交流,并积极参与文件起草和工作报告撰写。作为单位的一名新兵,我以“赶考者”的姿态奔跑在壮美龙胜的山水画卷中,用沾满泥土芬芳的笔触续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刘嘉毅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龙甸村家访困难学生。刘嘉毅供图
至今还记得前往泗水乡龙甸村家访困难学生的经历。眼前一栋三层楼房曾让我对帮扶对象产生了疑虑。但随着访谈深入,这户受灾后在党的易地搬迁和精准扶贫等政策扶持下涅槃重生的家庭,用朴实无华的生活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民生课。在家访中,学生的父亲自豪地展示了孩子从小到大获得的各类奖项。一张张微微泛黄的奖状,映照着家庭的希望之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嘉毅走进村寨了解群众的民生诉求。刘嘉毅供图
在参与教育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入基层一线,真切感受着党的政策如何以春风化雨之力改变着大山深处人们的命运。通过“心愿清单采集-校园力量对接-精准关爱送达”的机制,我为百余名困境儿童点亮了希望之光。当看到孩子们背上崭新书包绽放的笑靥时,我更加认识到新时代民生工程正是由这样千千万万个温暖瞬间写就。为做好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乡村工作调研,我跟随驻村工作队员深入村寨,在吊脚楼里倾听基层群众的民生诉求,于风雨桥上记录扶贫干部的坚守心得。
刘嘉毅在龙胜实验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刘嘉毅供图
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仅融入到了这里,还有了想成为一名“龙胜人”的想法。从毕业典礼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有苦也有甜”的铿锵誓言,到深入基层挺膺担当的生动实践,我已经爱上了龙胜。我想在这片土地上,让青春在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理想之花。
作者:刘嘉毅,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