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08:5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这场冬奥会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这是我在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上,抛给孩子们的第一个问题。
南京师大研支团志愿者彭思越讲授开学第一课。彭思越 供图
答案多而精彩。有可爱“顶流”冰墩墩,有二十四节气惊艳开幕,有吃着韭菜盒子等分数的“青蛙公主”,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花滑,还有折柳惜别的浪漫闭幕。我一一笑着附和。
当然,教室里也有几片区域声音较弱。或许是还未来得及收心,没有切换回课堂学习模式,开了小差,也可能只是在假期里匆匆观览,印象不深。
于是,我走到“低音区”旁边,提高音量:“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翻到第89页,默读第16课课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圈画出顾拜旦先生提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平和、自信——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篇课文,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的译文。在我利用寒假浏览新学期的教材时,很欣喜地发现了这篇与开在孩子们“家门口”的盛会息息相关的文章——孩子们一定会很有兴趣。
默读片刻后,传来了声音低沉的答案:“平和、自信”,紧接着便是齐声的回答了。非常准确。顾拜旦先生在演讲词的2-4段,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平和与自信。
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关键信息。彭思越 供图
“那大家是否可以结合自己对本次冬奥会的印象,用‘在xx中,我看到了自信;在xx中,我看到了平和’的句式,来告诉我,你对这两个内涵的理解呢?”
“我在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作倒计时中,看到了中国的自信!”
“我在闭幕式的柳枝上,看到了中国的自信!”
与我一样,孩子们最先关注到的也是冬奥“扑面而来”的文化自信,看到了中国用灿烂中华文化为奥林匹克精神做的瑰丽注解。
但这种此起彼伏似乎只围绕着“自信”,而且很快便回归于寂静了。备课时,我也曾十分为难。检索容易,“自信”也还算好理解,可是如何引导孩子们理解“平和”?如何引导孩子们理解这两种抽象内涵的深意以便于用这种感知关照自己的现实生活?
当我看过今年的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泱泱中华的文化华彩,看到运动场上的蹈厉姿态,我就知道,孩子们有了最生动的教材。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的平和、自信
在这堂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了北京冬奥上许多个平和、自信的瞬间:在“保护任子威就像换命”的武大靖身上,我们看到不计个人得失、“成功不必在我”的平和;在每一次比赛“对手”在赛后的相互拥抱、赞美与祝福中,我们看到尊重、友爱,不骄不妒的平和;在开幕式十九首世界名曲与闭幕式“天下一家”的烟花里,我们看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与海纳百川、美美与共的平和。平和,是强大、有力量而温柔。
在开幕式上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诗句中,我们看到对灿烂中华文明的自信;在取自敦煌壁画形象、可实现不同比赛赛道剖面转化的“雪飞天”赛道上,我们看到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制造的自信;在“大雪花”火炬中心日夜燃烧的“微火”之上,我们看到敢为人先、大胆革新的自信。自信,是带有温柔与强大力量的一往无前。
“因强大有力而自信,又因始终温柔而平和。这场冬奥会,平和与自信,让我们感动,让世界惊叹。我们为何不能如此出发?”在我的讲述中,我看到了很多双晶莹的眼眸,我知道,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平和与自信的力量,感受到了这个冬天里很暖的光。我相信,他们会向着光出发的。
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坚信平和、自信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厚植于中国与中华民族的体育运动,更将生根于教育,滋养于文明,参天于未来。
带着平和与自信,向未来出发吧!
“请大家在这张卡片上,写下自己此刻的感受、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与对未来自己的期待,装进信封里,在学期末,我们一起再看看!”
在我陪伴孩子们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是我能想到的、送给孩子们最好的开学礼物。在本学期,我会和他们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当我们分别时,我们会一起写好回信,作为这段并肩奋斗时光最好的见证与留念;在未来,这封信可以代替我继续陪伴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给予他们更多平和、自信的力量。
志愿者彭思越为学生准备的开学礼物。彭思越 供图
也许这堂课,我没能来得及引导孩子们梳理演讲的思路,没能来得及引导孩子们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但作为开学第一课,我和孩子们,都能够从此多些平和、自信,更好地向未来出发!这正是我一直期待并致力的。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彭思越,现服务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