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故事 >> 正文

在源村有片盛开在四季的花

 

2022-02-10 10: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不知不觉和源村交往已四月有余了,想提笔写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下笔,大抵情到深处,只能叹一声时光如流水了吧。

  想起第一天站上讲台,我让孩子们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有个孩子上台说:“我叫xxx,家住在xxx,今年13岁,我最喜欢的是打篮球,因为打篮球可以让我忘记做作业的烦恼……”

  “我还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上体育课可以打篮球……”

  和所有的初中生一样,孩子们玩心大,喜欢新奇的事物。

  仗着自己是个师范专业的学生,以前也参与过支教,我总认为自己开展工作会游刃有余。但我忽略了一点,实习时因为与孩子们相处时间不长,他们会对新老师“手下留情”。这一次可是跟他们朝夕相处,相处久了,“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姚彦群指导学校广播站小播音员进行诵读。姚彦群 供图

  有多无奈呢?每节早读课,我要花十五分钟的时间把拼音全部写在黑板上。因为光听我读,他们自己拼写不出来,即使我写了之后,还是有一大半同学会把拼音写错。每节课我都在绞尽脑汁地想方设法让大多数孩子听得懂课,而他们只对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感兴趣。

  姚老师:“这节课大家听懂了吗?”

  全班同学:“没有!”

  姚老师:“哪里没听懂?”

  全班同学:“哪里都不懂!”

  姚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知道了吗?”

  全班同学:“知道了!”

  姚老师:“每句话什么意思听懂了吗?”

  全班同学:“听懂了!”

  姚老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知道了吗?”

  全班同学:“知道了!”

  姚老师:“那还有哪里没听懂?”

  全班同学:“听懂了!”

  姚老师: “(ˉ▽ˉ;)...”

  可是转念一想,难道这么久的支教生活只有无奈和生气?不是的,更多的,其实是感动和幸福。

教师节学生写给姚彦群的节日祝福。姚彦群 供图

  有多感动呢?大概是每天课间时分他们都要跑到办公室来背课文;大概是我能看出他们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做得认真了;大概是他们每周写的周记里面都有我的身影;大概是他们开始真正认可我这个老师,我开始真的把他们当成我的孩子了。

  坐在最后排的那个男孩子,他不太认识字,对他而言,一篇课文里大概有几十个字都是新面孔。我让他每周选择一篇学过的课文在我这里读,要把不会读的字都标上拼音,一点一点学。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把字认识就很棒了。后来,他开始主动背课文,虽然背得磕磕巴巴的,但是他拒绝让我提醒,要自己独立背诵,仔细一听,他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在闪闪发光。

  还有那个每天上课都要乱接话的孩子,凭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知道扰乱了多少次课堂纪律。每次上课我讲东他扯西,我走南他往北,班上同学倒是很喜欢听他的单口相声,毕竟这是他们上课期间为数不多的快乐了。后来我找他谈过几次话。交过心之后,他开始认真听课,虽然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稍有欠缺,但基本都是“着调”的。上课的时候他会主动跟我说,“老师我要站着去听课,不然我就容易睡觉。我站着还能学点知识……”瞧瞧!就这么一句话就能听出他的进步。后来他的作业写得越来越认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想法也比别人多。上课认真学习的他,眼睛里闪烁着一片星河。

  有多幸福呢?大概是孩子们开始真正地接纳我了。

姚彦群与学生们合影。姚彦群 供图

  我每周都会让他们写周记。有的孩子会以对话形式跟我聊天,“老师,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对呀?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有的孩子会诉说自己懵懂的少年情思;有的孩子会把自己平时没说出来的话全部写在周记本上,“我更愿意写下来,因为说出来的话好像会不好意思。”我就像一个挖宝藏的人,每周都能从孩子们身上发现新的宝贝。

  孩子们能给我的,不只是一句又一句的“老师好”,更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交流。

  我在今年夏天种下了一片花,等到来年春天看看它们会不会发芽。如果有的种子还没有破土,也不要灰心,不是所有花都绽放在春天,那些盛开在每一个四季的花,叫做成长。

  (作者简介:姚彦群,贵州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源村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