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西部明星 >> 正文

湖北恩施优秀志愿者康峰

 

2011-04-19 09:1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在民政慈善工作中,他努力发挥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始终坚持奉献为先,真正将志愿者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工作中。在做慈善工作的同时,由于曾经做助学工作的原因,他在恩施州启动了“阳光圆梦”助学活动,募集资金150万元,资助了恩施州8县市的近200名大学生。民政救灾工作,没有上班的规律,2008年一年,他们救灾科大部分假期和周末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008年以来,恩施州8县市连续遭受了冰雪冷冻、滑坡、洪涝、地震余震、岩崩等灾害袭击,在抗灾救灾工作中,他负责的工作是收集各县市的灾情信息,统计受灾数据,填写灾情报表、编写灾情快报,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省民政厅和州政府,为抗灾救灾决策、措施制定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努力的奉献使他收获了许多快乐;在日常工作中,全心的付出使他增强了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这正是对志愿精神的诠释,志愿精神,不仅能促进他们的生活和谐,还能够推动自身工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和丰富了自己。近几年来,他特别注重发挥个人特长,积极撰写文稿,在新华网、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恩施电视台、《恩施日报》、《恩施晚报》等发表了近200篇稿件,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0年以来,专项开展“爱心图书室”活动,并在恩施州开展试点,3个多月,就在全州建立了12个图书室。此外,将工作中收集的求助信息,编写成项目书,利用休息时间,跑州内的企业,得到许多企业和个人的支持,争取武汉大学总裁培训班来恩施开展村级小学校舍重建捐款、以及大病救助募捐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组织上在对他教育和培养的同时,还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6年至2008年,他先后5次被共青团恩施市委、共青团恩施州委授予“恩施州(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07年2月,被中共恩施市委、恩施市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五届“恩施市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8月,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2008年12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四届“湖北省十大杰出志愿者”荣誉称号;2009年3月,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颁发“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2009年2月,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救灾救济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工作单位,他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及年度考核优秀。2009年7月,被中共恩施州委授予“全州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选为《恩施周刊》的封面人物和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火炬手。2010年12月,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做志愿服务工作贵在坚持。“在志愿服务中,努力的奉献能收获许多快乐;在日常工作中,全心的付出能增强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是他用实际行动对志愿精神的诠释。志愿精神,不仅能促进我们的生活和谐,还能够推动自身工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和丰富了自己。在服务单位,他特别注重发挥个人特长,积极撰写稿件,在新华网、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恩施电视台、《恩施日报》、《恩施晚报》等发表了近200篇稿件,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服务单位的宣传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在参加湖北省高校志愿服务巡回报告会时,在报告中,他这样说到:“有一种爱心叫奉献,有一种爱心叫无私,有一种爱心叫博大,有一种爱心叫献身。志愿服务,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和精彩、更有价值和意义。付出,让我的生活满是感动;坚持,让他的生活满是快乐”。作为一名志愿者,他的感受是,不深入社会,就会丢失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不深入基层,就会错过许多磨练自己的机会;不深入群众,就不能更好地体会自身的价值。5年多的志愿服务,使他收获了沉甸甸的基层工作经验,已成为了他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他通过志愿服务,在实践中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了热爱西部、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通过在艰苦的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了阅历,磨炼了意志,提高了综合素质。他坚信,作为一名志愿者,只有始终坚定信仰、勤于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更大更快的进步。他只是亿万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竭力奉献,长久坚持,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