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支教不只是奉献更是对人生的修行

 

2017-07-18 10: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四月,天气又转暖了。广西自治区田阳县玉凤镇的天气颇像孩子们阴晴不定的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阴。然而,对我来说,四月确是充满阳光、朝气蓬勃的。“鸟临窗语报天晴”形容自是最恰当不过。人人都说,十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对我——一名老师来说,现在我已经提前闻到了麦穗的清香。

  说来也真是巧,就在没几天前,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孩子们手拉着手,走在田间,夕阳垂暮,黄澄澄的稻子,沉甸甸的,随风摇曳,一望无际,远看似翻滚的金波,甚为壮观。
  醒来之后,我对这个梦仿佛有种执念,迫切想要找寻到我心中那片金色的稻海。

  我想,是孩子们对学习的主动探求。山中的孩子普遍贪玩、调皮,我想这是大家普遍对我的孩子们的定义。可是,在数个月的接触中,我逐渐发现了孩子们并不缺少对学习的那一份好奇,缺少的却是对学习的那一份坚持。“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再有英语课?”现在,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二年级孩子们每一天都要问我的一句话。也许,他们仅仅是觉得英语从未接触过,好玩罢了;也许,目前的教学压力不允许我能够抽出额外的课时教她们ABC,但是,我从她们的眼中,看出了她们对知识的那一份好奇。我问自己一句,不正是这种对于知识的好奇,才能让自己今天有机会立于三尺讲台之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吗?也许她们缺少坚持,那又如何?老师的职责不正是帮助学生完善自己品性的吗?数周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就是这几周,让她们从被动到主动,每天早上的一句“Good Morning”、每天早上的自觉早读,让我感到无论是阴天、还是雨天,每天的阳光都是格外温暖。

  我想,是孩子们对自信的提升和对运动的热爱。新学期开学伊始的时候,我曾经招募十余名对运动感兴趣的同学组建足球队。两个多月的时间,从最初的连球都带不了,到现在已经能多次从我脚上断球,这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两个多月、每个星期两次的足球训练课、每次90分钟的体力、灵活度、足球盘带、抢断和头球训练,都让他们在面对我的进攻时,有足够的信心。更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将这种信心从足球场带至教室,在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说实话,在我刚刚招募他们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此良性循环能对他们起到这么大的影响力。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们已经逐渐培养起了对运动的热爱,有时候尽管没有我的训练课,学生们也会到点自觉跑到球场上进行热身和训练。当运动和学习从一种外界的指令变成一种自发的习惯的时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我想,更是我的成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年不到的时间,面对孩子们,我学会了责任;面对同事,我学会了谦和;面对家长,我学会了将心比心。一年,365天,成长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养着心里的那一片麦田。

  支教,绝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反思,对人生的一种修行。在这段旅途中,我和学生们共同乘上了一列名为“成长号”的火车。虽然没有高铁、动车这般高效、迅速,但是我坚信“以跬步,致千里”,火车始终向前缓缓徐驶。慢慢地,我们共同长大。(上海师范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陈宵)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