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10: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陈莹 杜娟)为深加大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西南民族大学第23届“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开展了“普通话诵百年伟业 规范字写时代新篇”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校园宣讲团:传播思政教育“好声音”
“语言文字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说普通话。”研支团成员罗纯星鼓励学生勇当主角,坚定文化自信。
研支团成员在红原县中学开展“七一”献词诵读活动。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9月,研支团在红原县中学、藏文中学分别成立了“小石榴”校园宣讲团,构建起“一团两队”宣讲组织体系,共选拔出12名少数民族宣讲团成员代表,利用国旗下讲话、思政课、读书活动课等开展了“七一”献词诵读活动、红色故事“微宣讲”,着力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的“思想扶心”工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心灵深处。
写好规范字:共绘文化认同“百年梦”
红原县中学学生展示手抄报作品。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研支团成员发起“规范字书爱国情,手抄报绘百年路”手抄报展览活动后,学校各班师生们纷纷响应。数十名学生拿起画笔写下了深情赤子的“中国梦”,用心用情绘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认同,非常高兴能看到学生专注地在画纸上一笔一划书写汉字。同时在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图画和汉字相结合的魅力。”担任初一、初二美术科目教学工作的研支团成员何思琪说。
推普“微课堂”:架起民族团结“同心桥”
研支团积极探索“师生点单-志愿者接单”模式。通过学生线下“点单”,了解到初一学生对规范拼音拼读等的需求后,研支团成员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普通话教学,联合学校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搭建“小石榴”直播间,通过开展讲座、推出系列线上微课,夯实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基本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打通校地联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微课堂’让我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诵读一段红色故事,参观一个革命圣地,感受一种文化魅力。”这是红原县中学学生金瑞的真实感受。
研支团成员在红原县中学开展推普“微课堂”。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研支团还在红原县中学举办了教师普通话交流分享会,组织基础较弱的教师观看普通话教学微课,引导教师使用普通话进行授课。研支团成员充分发挥“普通话小镇”APP、“畅言普通话”APP等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优势,聚焦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传播,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普通话学习资源和应用。
普通话调研:共谱乡村振兴“奋进曲”
研支团成员开展教师普通话学习交流分享会。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研支团坚持“边支教边调研”,深入红原县中学、藏文中学、周边街道商铺,通过设计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聚焦青少年和青壮年劳动力两类群体开展调查,摸清调查对象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为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扎实的基础数据。此外,研支团成员还实施了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提升行动,带领他们检查周边街道商铺宣传标语、广告中出现的错别字,并对他们的职业用语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