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我的青春深深扎根在基层支教中

 

2017-05-28 09:0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犹记得习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至今这些话语还在耳旁回响,眼光一闪,我的思绪又回到我支教的地方。我想用我人生中的七十分之一的时间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冯坚强。冯坚强 供图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冯坚强。冯坚强 供图

  我的青春早已深深扎根在志愿中。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我就选中我们学院的实践部,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的地方。事实也正如我所料,大学四年,小太阳特殊儿童中心、芳村芬芳聋哑语训中心、新造430课堂以及到后面华工附小的第二课堂和广州图书馆的儿童书籍板块的志愿者我都当过,从一名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到队长的蜕变,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的成就感。关于陪伴孩子的志愿服务种类里面,唯独三下乡支教我没有涉及过,我曾经有做过一份关于三下乡的策划,希望学院领导审批通过,可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到最后计划并没有实施下来,但是我们并没有气馁,继续寻找新的合适的支教点,通过部门一代代的部长们对策划的改进和争取,暑假三下乡的计划也终于实现,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准大四学生,忙于毕设,没有参加到项目中,心情既是可惜也是羡慕。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开始,我们辅导员就给我介绍这个项目是毕业后去支教一年,问我有没有兴趣。当晚我思考了很久,第二天就给我们的辅导员一个肯定的回复:“我要去当支教老师!”这是我的一个梦。

  我的支教梦在广西发芽。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择接过师兄师姐的接力棒,成为一名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支教的平凡教师,还我自己一个支教梦!“在名牌高校毕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继而成家立室。”我相信许多人的人生计划都是这样被安排着,但不禁反问,这样的人生真的是自己想要吗?我始终相信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是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离开自己生活很久的故乡,离开自己给自己画下的舒适圈,我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和支教的事业中去。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冯坚强在广西自治区龙胜县开展支教服务。冯坚强 供图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冯坚强在广西自治区龙胜县开展支教服务。冯坚强 供图

  历经曲折十八弯的山路,来到了我要支教的学校,学校安排我去当一名体育老师。这个安排在我的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我很快就调整我自己的心态,着手准备很多室外游戏,小学体育的课程内容是以训练广播体操为主,课堂游戏为辅,既要锻炼孩子的身体和纪律性,也要解放孩子的天性。少年强则国强。体育老师这一份工作的难度系数也不小,承载的是孩子健康快乐长身体的这一个重责,在剩下的志愿服务期,我会继续尽我所能,让孩子享受体育课独特的乐趣。这是我的新目标。

  我慢慢长大,我的青春也在自己的心中慢慢成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的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是入团誓词。在这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时刻以一名优秀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在龙胜完成了我自己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的仪式,完成了一个身份的蜕变,但回首望去,团员身份并没有真正卸下来,做好支教本职工作之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主动肩负起我们伟江助学小组组长的职责,然而助学工作离不开实地家访,我觉得只有通过亲身走入他们的环境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在家访的时候,不难发现这里存在着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两个社会问题,家里面的年轻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有些在县城,有些在桂林市,有些在广东东莞深圳。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