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记得这花香,我便对的起这时光

 

2022-04-22 15: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走过清爽的九月,挺过刺骨的腊月,我和我的支教生活嗅着甘甜,走进了黔东南的春天,不变的是五星红旗下的信仰,坚定着支教生活的选择......

  “字斟句酌细推敲”

  在二十三岁那年,我踏上了黔东南这片土地。崇山峻岭此刻从书中走到了我的面前,还未摆脱转机转车的晕眩,就感受到很多道炽热的眼光。是他们吗?我的学生!

  稍加整顿和适应,我站上了三尺讲台,迫切想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但是行不通。我明白,老师与学生最好的熟悉与交流,是课本,是黑板,是教杆,是习题,是一切我们情感联系的物理介质。我拿起粉笔,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我最热烈的情感。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是使命,是责任,是细心与专注,是我全部的爱。

  他们的学习成绩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教学方法不对,还是讲课方式他们适应不了......跟有经验的老师讨论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家访、谈心、调查等等,集思广益,目的只有一个,我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盖上无私奉献的勋章,我想要的,是他们因为我,感知到学习的乐趣,知识的魅力。我想让大山里的孩子们知道,人生这盘棋局,即使身为一兵一卒,不能后退一步,只要往前走,前方一定是山花烂漫,星辰大海。

  过程是艰辛的,结果是甘甜的,在春光烂漫的季节,我看到了37个孩子整整齐齐的作业本,听到了提前十几分钟就开始早读的郎朗书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位居全镇第一。付出终有收获。在带着汗水、泪水和欢声笑语中,我收获的果实格外甜。

  “呕心沥血育新苗”

  我从未觉得大山里的孩子们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这个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走的稍微慢一点,但是慢一点,也会走向终点。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我在不断丰富着我的支教生活。在迈着齐整整步伐喊着响亮亮口号的跑操中,我是教官的角色;在拼手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是程序员的角色;在激烈角逐的体育课中,我是裁判员的角色;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术课上,我是画家的角色.....这些丰富的角色,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支教老师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在讲台上。多做一点,还能再多做一点,是我选择西部的初衷亦是我的使命。

  “半亩方塘长流水”

  守护半亩方塘,站好三尺讲堂。服务地的环境并没有电视剧里演的破烂的桌椅板凳和漏雨的屋顶,相反,它处处充满着人文情怀。“老师,我想考XXX大学”“老师,我想去北京”“老师老师.....”一声声老师,是我的责任,更是他们的梦想。

  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和同龄孩子相比,更多了一份心酸。我所带的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男孩子小龙(化名),终日顽皮打闹,终于,我忍不住训斥他,“你就没有目标吗?没有想做的事情?想去见的人?”他沉默了,开始躲闪我的注视。“老师,我想找到我的妈妈,可我不知道她去哪里了,我都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老师你说考大学能实现梦想,可是我的梦想实现不了。”

  我沉默了,震惊了,心疼了。我告诉他,“你在求学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认识很多人,你会收获很多知识和能力,这样你找到妈妈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年幼的他将信将疑,但是,为了妈妈,他选择了相信。我们约定在找到妈妈之前,我就是他的妈妈,从那之后,我便多了一个身份——“妈妈”。

  后来我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开始重新思考支教的意义。孩子们的改变,让我明白,我现在做的是守护他们梦想和梦想背后的秘密。

  现在,距离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和孩子们都默契地不提离开的事情。

  支教之旅,迎来了盛夏,一个充满告别的季节。我想让2022年的春天走的慢一点,再慢一点,可是田间盛放的油菜花田、山下奋力生长的作物,日渐繁茂的枝叶都在告诉我,好好珍惜这段时光。现在的我,在教室外驻足的时间更长了,跟孩子们的交流更多了,离别的感觉在深夜突然袭来时更让我不舍了,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只愿他们追逐梦想扬帆起航,我永远是他们的小花老师,是他们遇见的那个暖心大姐姐,是那个二十出头的“妈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管爱华)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