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09: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高瑞阔)草绿色的老式军装,胸前佩戴着党徽和四枚勋章,气色红润,精神矍铄。这是队员们见到88岁的张建铎老人时的第一印象。
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看望88岁的军垦老兵——张建铎老人。图为张建铎爷爷与华中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拉家常。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支教的的7名队员,利用周日的时间看望了88岁的军垦老兵——张建铎老人。
当队员们向老人表明拜访和学习的目的后,老人感叹道:“支教团,好啊,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灵魂工程师,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兵团,我也应该向你们学习。”老人主动跟队员们拉起了家常。交流中,眼前这个中等身材的迟暮老人形象一点点高大起来。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张建铎老人讲述部队生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我是1950年抗美援朝入伍,当兵8年,部队优良的传统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培养了我忠于党、忠于人民、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也培养了我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回忆起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老人语气激动,脸上神情自豪。“
张建铎老人先后在陆军和空军地勤服役,在部队荣获两次三等功,被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
艰苦创业,屯垦戍边
提到转业的时候,老人笑了笑,“我响应王震将军号召,先从北大荒的万古荒原上白手创业,没几年调到博乐五师,非常的巧”。屯垦戍边生活异常艰苦,可老人回忆起来满脸笑容,“我开过荒、挖过渠,烧过木炭、打过铁,真的是很苦很累,在原始森林伐木,一天四两粮,饿的吃树皮,但我们都没有低头。‘哪里艰苦哪安家’的解放军战歌,激励着我们迎难而上。”
张建铎老人向华中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讲述屯垦戍边的艰苦生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那时候我睡得是老乡家的牛棚,床是用砖头垒起来的,有天晚上地震,我的床直接就塌了,我睡着觉就滚到了地上。”说到这里,张建铎老人哈哈笑了起来,仿佛那些过往的经历不曾艰辛。队员们对老人又多了一分敬佩。
发挥余热,文化育人
干了30年的屯垦戍边工作后,张建铎退休了,但退休后的老人并没有安享清闲。“为报党恩,我总想多干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实事。”老人很平静地说道,“我干了不拿薪水的楼区区长,居民们有求必应,为居民们排忧解难,退休20多年,我义务演出了上百场,演出从未间断。”
图为退休后的张建铎老人参加文艺演出汇编的文艺作品。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队员们看着电视上放映的碟片,那是2019年张建铎老人为祖国庆祝70岁生日的演出视频。视频中,87岁的老人神采奕奕,打着山东响板,说唱着自己创作的词目,站在舞台上为祖国母亲庆生,为台下的年轻人传递着老一辈兵团人的激情。看着屏幕上的老人坚毅的神情,队员们仿佛看到了他几十年前拓荒的样子。
张建铎老人介绍曾获的荣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在这退休的20多年里,老人发挥余热,用几十年的经历编汇成文艺作品,向青年一代展现着那个年代的岁月。这些表演获奖50余次,更鼓舞着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包括此时坐在老人家中的每一位队员。老人满含深情地向队员们提出了他的期望:“一句话,要学习老军垦的创业精神,也就是兵团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研支团兵团分队成员与张建铎老人合影留念。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华中师范大学研支团兵团分队成员在活动结束后备受鼓舞。他们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相传,扎根三尺讲台,开展好第二课堂,切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兵团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华师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在祖国的西部绽放出绚烂的青春之花!
据悉,自2006年以来,华中师范大学研支团先后派遣15批、94名志愿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支教,累计教授学生1.6万余人。他们广泛开展课程教学、素质教育、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为支教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突出力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