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情怀:追逐青春理想 心有所愿无畏远方

 

2019-08-01 16:0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转眼,离家赴疆已经快一年了,志愿服务工作也接近尾声。关于新疆,关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关于库尔勒,关于第六小学的点点滴滴, 都让我终生难忘。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作为研支团志愿者,我们奔赴各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点燃星星之火。从沈阳到乌鲁木齐再到库尔勒,漫漫旅途中充满对新疆的期待和向往。脑海中的大漠戈壁,碧水蓝天仿佛就在眼前。想体验那里的民俗风情,更想感受一次做传道授业者的价值。来到库尔勒便被这座天鹅的故乡所吸引。这里有繁华都市热闹的商业街,也有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库尔勒在维吾尔语是眺望的意思,做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它用独特的魅力递给我们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这里住了近一年,去过博斯腾湖,坐过更新了三代的公交车,跨过孔雀桥、麒麟桥和田园桥,也走过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路。对这座城市从无知到熟悉,从陌生到习惯。它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

  图为美术课上,辽宁大学研支团成员郑舒迟和二年级的孩子合影。郑舒迟 供图

  2017年的10月,我上大四。身边的朋友有的考研,有的找工作,有的出国,我徘徊在各种选择的路口。因为看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通知,我决定到西部来看一看。很多朋友劝我放弃这个大胆的想法,但支教,到西部去的理想在那一刻更加坚定,我毅然决然报了名。

  2018年的夏天,我们(辽宁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行15人来到了服务地库尔勒市。我们被分成三组分别服务于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库尔勒市第二中学还有库尔勒市第六小学。我和其他三个志愿者分到了第六小学。这所学校在一条巷道里。刚进校门看到学生们的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小学时光。小时候的我一直有个成为教师的梦想,不管教什么,能跟孩子们在一起就行。如今我的梦想实现了。刚开学我被安排到教务处工作,没安排课表的时候经常给请假的老师们代课。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人生中上的第一堂课。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忽然体会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和伟大。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我上的数学课教他们四则运算,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

  库尔勒虽然是个城市,但这所学校却在乡里。来读书的学生大多都是农村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对他们疏于陪伴,所以有些孩子格外懂事,也有一些格外调皮。但他们的本质都是好的。在给四五六年级的娃娃们上课时,我给他们看我母校(辽宁大学)的照片,希望他们能从小怀揣梦想,走出新疆到内地,体验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们对大学是没有概念的,他们有时会迷茫于为何要读书学习。我告诉他们读书能够开阔视野,只有增长了知识才能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我尽其所能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相信随着时间,它们会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的。

  服务期间,我们曾带领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参观科技馆,铁门关纪念馆等景点;也带领五年级的孩子参加了全市的经典诵读比赛并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我与学生们的感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愿在这点点滴滴的活动中让支教变得更有意义。

图为辽宁大学研支团成员郑舒迟批改作业的评语。郑舒迟 供图

  从下学期开始,我接触的是二年级学生,教他们美术课。二年级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这门课。每次轮到我的课时,学生在课前就到办公室提醒:“老师,这节是你的课”。我一进入教室,学生们就欢呼拍手;下课后,他们还主动帮我拿书,并送我到办公室。大学期间,我学的专业不是美术,也从没学过绘画。从小没有一点美术细胞的我,为了培养孩子们喜欢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每次课前我都认真准备课件,学习简笔画、学做手工。上课时我教授他们画画,折纸和剪纸。孩子们每学会一种都会露出满足而开心的笑容。他们把课上做的手工送到我面前,说,老师,您辛苦了。我的眼睛涩涩的,我知道那是感动。那一刻,我真正体会了做一名老师的价值:做老师不止是传授知识,还能获得被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满足感。我相信他们是爱我的,我更相信他们喜欢这个美术老师。每次收到他们的图画本,我都会为他们写几句鼓励性的评语,希望他们看过后比以前学的更用心更努力。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支教的梦快要醒来了,但我又不愿醒来,因为我将看不到学生喊我美术老师时的雀跃,再也无法感受他们说老师辛苦了时的感动。支教对于我来说除了怀念更多了些许难忘。

  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际的流星,虽然绚丽但很短暂。在短暂的青春中,我唯一不后悔的就是参加西部计划做志愿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虽然我们是渺小的存在,做的也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我们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一直在追逐我们的理想。心有所愿,无畏远方。

  (作者:郑舒迟,辽宁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自治州库尔勒市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