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拉祜山乡

 

2022-01-28 11: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1年7月28日,在经历了从哈尔滨到昆明的3494公里后,我踏上了云南这片广袤的土地,正式开启了我的支教旅途。

  初入云南,这里的一切都令我无比的好奇。来之前就知道这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当脚下踏着的土地由黑变红的时候,那种独特的感受可能一生都不会忘记。

  走进澜沧,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这里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是很好,给我们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同时,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进教室,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也让我有些无所适从。

  对于这些情况,团县委的同志,学校的老师都看在眼里,他们总会在周末的时候带领我们熟悉当地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从当地红色教育基地东主书院,到景迈山的千年古茶园,再到糯福乡的边境线,这些都让我领略了云南如画般的景色,以及云南人民似火般的热情。在去看望驻守边境线防疫人员并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无硝烟战争中,全民皆兵、无往不胜的必胜信念。这个过程中,我的澜沧话水平不断提高,与当地人民的交流也逐渐流畅起来。我的一句句蹩脚方言中,往往伴随着大家的笑声,但在这笑声背后,代表着大家距离间的缩短。

  学校老师也在积极培养我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研讨中,无论是老教师的成熟经验,还是青年教师的先进理念,都让我获益良多。这种“老带新、传帮带”的氛围,和学生一张张对知识求知若渴的脸庞,都让我愈发感觉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

  于是,课前认真备课,课上悉心讲授,课后耐心辅导,就成了我在澜沧县城中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小学科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主要注重动手实践,通过实验引领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政府为学校科学实验室配备的实验器材种类非常丰富。每次将实验的方法教会学生后,看着他们认真操作时,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一个个“小科学家”在向我招手。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在教学任务外,我主动负责起了学校的机器人创客空间,利用少年宫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七彩课堂”。有趣的乐高搭建、简单的程序编写,让这些“小可爱”们课外生活从此变得不再单调。“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去你那呀?”“上次的小灯我终于点亮了!”,孩子们的话语深深地温暖着我,让我下定决心,要将自己全部所学,都交给他们。

  作为一名党员,深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学校,我主动担任了学校大队部校外辅导员。

  少先队员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党的后备力量,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依托学校的党史文化长廊,以及在学校期间所学的思政课知识,对学校的少先队员讲好党史,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讲好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通过开展重温党史、抗美援朝宣讲、讲好英雄故事等一系列宣讲活动,鼓励少先队员们争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同时,在澜沧的这半年,也让我看到了这个充满活力城市的发展和成长。从创建卫生城市,再到创建文明城市,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我从一个旁观者一步步成为了这所城市的参与者。这所城市的改变处处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人民淳朴自然,这里的茶香回味悠长,这里的回忆让我久久难忘。

  一年的时间,将青春的种子洒在澜沧的土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拉祜山乡。到那时,春光明媚,百花齐放,孩子们的笑脸将随着花香,飘向希望的远方。

  作者:张佳桐,哈尔滨理工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现服务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中心小学(希望校区)。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