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简介

 

2014-12-16 13: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一个多世纪以来,四川大学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始终为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做出贡献。

  1999年,四川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我校青年人才优势,缓解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等问题,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四川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支教团相关的招募与培训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和定期轮换的机制,通过资格审查、专家组综合考评、答辩等流程,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地区从事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等工作。十余年来,从第一届的4名队员发展到了十九届的21名队员,共计派出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共计205名志愿者先后在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从第三届起,我校支教团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展扶贫支教工作,第十四届增加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服务地,第十五届增加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服务地。第十五届起至今,支教服务地固定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美姑县、甘洛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这里的彝族同胞虽不富裕,但热情好客,性情淳朴。支教地均交通闭塞,农民们只有种植土豆、玉米和荞麦等作物维持生活。

  在过去十八年的工作中,四川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要求和实际行动履行志愿者诺言,累计完成了650余个中小学班级共计51460名彝族学子的一线教学任务。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服务工作不仅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发展,同时也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使更多的人关注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建设,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同时支教团成员通过在边远山区、贫困农村和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和学习,经受了磨练和考验,增强了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熟悉了社会,坚定了信仰,提高了本领。同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升,曾获“2016年‘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第十九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多位志愿者荣获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志愿者”“‘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因此,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八年来,团队探索实践出了以“一教+双创+三扶”(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结合彝区民族文化、农特产品、传统技艺开展创新创业,从扶智、扶志、扶贫三方面帮助彝区学子成长、成才。)为核心的支教团工作模式,启动并持续开展了各项教育扶贫特色项目,部分项目介绍如下:

  “爱立方”志愿扶贫工程基金

  爱立方志愿扶贫工程是由四川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向全体四川大学志愿者发起倡导,并与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联合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的同时,针对少数活动给予志愿者少量馈赠补贴的情况,志愿者将此笔款项通过爱立方志愿扶贫工程捐献,积少成多,专款专用,援助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交通等公共事业建设,带动当地的文化、思想等精神文明建设。

  “索玛花儿”扶贫助学计划

  针对服务地贫困家庭学生读书难问题,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索玛花儿”扶贫助学计划,旨在搭建爱心桥梁,建立社会爱心人士与彝区贫困学子的帮扶关系,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实现梦想。内容包括帮助一个孩子:建立资助人与贫困学子“一对一”长期助学资助;帮助一群孩子:面向全社会募集衣物、文具、书籍等;帮助一所学校:面向社会征集建立图书室、体育角、操场及改善教育教学环境。至今已募集助学款160余万元,帮助1700余名凉山贫困学子继续完成学业。

  “彩虹知语堂”留守儿童关爱项目

  针对服务地生活贫苦,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缺失关爱和监管的情况,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发起了“彩虹知语堂”留守儿童关爱项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采用“综合素质+学科提升”的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计划,给彝族学生讲授课外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并且给他们带去关爱和温暖,为留守学生带去更多学习、生活的关注、关心与关爱。近年来,项目组织开展了趣味运动会、语言训练、知识大讲堂、趣味实验室、主题班队会、卫生课堂、公益课程辅导等项目,帮助彝区留守儿童认知世界,立志成才。

  “情暖彝乡”暖冬行动

  针对当地仍有大量的山区学生因为无法购置衣物而饱受寒冷这一情况,开展“情暖彝乡,爱汇昭觉”暖冬计划。该计划由四川大学研支团成员借助下乡调研的机会,了解学校、学生的教学、学习、生活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以此为契机通过研支团平台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募集冬衣、手套、水杯等冬季用品,为生活在高海拔线上的乡镇学生送去冬季的温暖。至今,汇集各类资金、物资共计600万余元,覆盖凉山地区40多所偏远学校。

  “一村一幼”援建计划

  针对昭觉地区农村低年级学生因以彝语为常用语而导致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就面临“听不懂汉语、听不了课、学不了知识、考不了试”的窘境,且大多数村级幼教点也面临着没有配套“硬件设施、读望天书”等一系列问题。四川大学研支团及时联合当地教育局、团委在2016年4月发起并实施了“一村一幼”援建计划。该计划利用民房、村委会活动室等建起了“村幼”,并为村幼捐赠电视机、玩具、文具等教学设施。帮助学龄前儿童通过播放儿歌、幼教类音视频的方式,耳濡目染,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打下汉语基础。

  “百川”图书角援建项目

  针对昭觉县地区中小学极度缺乏课外读物,大多数学校学生没有课外读物,极少数学校学生课外读物人均不足1本,亟需通过阅读开拓眼界、建立三观、培养兴趣、树立信心的问题和需求。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于2016年11月发起“百川”图书角捐建项目,通过捐赠世界名著、文学读物、科普读物、教辅资料等书籍,并将图书角设立在班级中,为学生搭建一个身边的课外学习、娱乐平台。同时,建立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对图书角编号、建档,开展长期建设、维护工作。

  “互联网+教育扶贫”项目,援建梦想教室

  为让服务地的教师有站在名师肩膀上的机会,让学生有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越。2016年10月,研究生支教团联合四川大学在甘洛县开展“互联网+ 教育扶贫”项目。该项目向支教服务学校捐赠教学用平板电脑100台,以及教学交互式平台、信息化教学培训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开展个性化学习;通过教学终端及时反馈,帮助教师进行快速实现学情分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索玛花·梦想教室”有四川大学援建,配置有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等多种教学设备,建设了一个培养青少年文艺素质为核心的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质的“第二课堂”载体。激发学生对学习及音乐、生活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孩子们实现音乐梦想贡献力量和指引方向。

  “雏鹰”成长计划

  针对凉山地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学生思想较为局限,理想单一,志向模糊的现状。四川大学启动“雏鹰”成长计划,通过每年带领一批青少年儿童到成都、四川大学等大城市或大学参观、学习的方式,提高孩子的知识视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志向。目前已带领数十位学生前往北京、上海、成都、西昌等地游览、学习。

  “希望女童”成长计划

  针对凉山地区中小学在读女生缺少社会、家庭关爱,青春期成长缺少引导和帮助的现状,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2016年启动“希望女童”成长计划,希望通过整合大学和社会的资源、人力,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面临的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发现该群体的实际需求,借助心灵对话、兴趣课堂、课程辅导、物资捐赠、主题讲座、公益助学等方式达到心灵关爱、自信培养、综合能力提升、学习能力提升等目标。

  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将再接再厉,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支教工作当中,并将不断完善自身,传递志愿精神,为凉山的发展做出更加有力的贡献。

  我们相信,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把一点一点的爱心汇聚在一起,终究可以把爱传递到大山里。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人一盏灯,千百人汇聚在一起就是一片温暖的爱的海洋。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