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 15:3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不见你挺直的骄傲
怎样溺在夕照里挣扎
沿江水莹莹的灯火
都是滚烫的泪
我的七月
在告别
——舒婷《那一年七月》
连续两个七月了,我都在告别。去年(2017年)此时,我告别了自己的大学挚友,彼此各赴前程;今年,我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目送着,祝福着这群前途似锦的孩子们。
内蒙古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郭琪与学生合影。郭琪 供图
我所支教的学校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原名启航中学)。它坐落于托克托县县郊,学生来源主要是学校周边的几个村子,教师资源较为短缺,学生基础也较差。加入支教团,曾经天真地以为,我会像戴着光环的天使一般为学生们带来知识与梦想,给他们带来足够的温暖与关怀。但投入到一线教学工作之后,我才体会到因为没有教学经验,我适应老师的角色变得很艰难。我需要大量时间去备课,去听课,去积累。初中的孩子们刚接触物理,我一直倍感压力,怕做不到‘领进门’这个责任。而且初中孩子的叛逆,以及考试成绩的不如意让我手足无措。我最大的困惑是:自己的付出和孩子们的成绩,出现了很大么的落差。我单纯地认为,我那么认真教,你就应该认真学,只要你好好听,好好做作业,就应该学会。但是现实是他们一次次上课走思,一次次抄袭作业,让我很无力。
突然有一天,在我给孩子们讲了十几遍,他们依旧不明白时,我突然想起来自己当年上初中情景。当年我们上初中时,不是也让老师这么崩溃过么?我不应该以长大懂事了的我的标准,去要求这群还在成长中的孩子。从那天起,我开始学会试着理解这群孩子,也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引导他们。
我想做的是要给他们带来一种 “要好好学习”的认同感。因为只有认同感足够强大,才会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己的惰性,去完成每一个挑战。其次,我学会了接受“差异性”,我需要承认城市中的孩子和县城孩子在很多科目存在基础知识储备的差异性。一个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特点不一样,有些孩子真的不擅长应试学习。所以,我希望能引导孩子们做一个“有意义的好人”而不仅仅是做个“分数高的好学生”。每天四十五分钟的课,被我拆出来十分钟去讲大学时候的趣事,讲我自己初中时候的糊涂事,讲同学中专注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最后取得成功的大神。这些小道理,小鸡汤讲多了,孩子们慢慢理解了我,开始和我说“粉色的小秘密”和偷偷藏起来的大梦想。我终于得到了孩子们的信任。
一年的时间很快,我已经从听到“郭老师”三个字就心虚的状态,变为看见学生就得抓住问几个知识点的标准中学女老师;当初那个在大四变得有些浮躁和自满的我,在这一年的忙碌生活中,得到了沉淀,变得更感恩,变得更包容。
离别时,有一个孩子来送我,她对我说:“老师。我觉得你们学校可好了,我以后就去呀!”这句话大概是我这一年中感到最欣慰的话,我们八个人带着支教团的使命成为老师,就是希望能给孩子们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也许几年后,这些小种子在孩子们心里发了芽,开出了一朵朵小小的花。(内蒙古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 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