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13:2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昆明三天的培训结束,我们驱车奔赴丽江。早闻丽江旅游之城名气,倍感激动。但是我深知一年的时间转眼即逝,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应该做点什么
四个月稍纵即逝,研支团在工作之余积极开展了以下社会公益活动,阅兵献礼,文海扶贫,筹集物资。我们及时走访调研,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联合丽江本土公益组织《益途公益》联系大学领导,老师为贫困孩子们筹集物资,并将物资亲自发放到孩子们手中。
通过各类活动。我们对丽江以及其周边情况多少有了一些了解。永胜,唯西、文海、攀天阁、宁蒗、大理、石鼓……这些地方的山水之美令我们陶醉,这里少数民族的文化,建筑、美食,深深地吸引着我。与此同时孩子们生活的艰辛,较差的卫生习惯,求学的渴望,也让我的内心备受煎熬。这一切都让我“开拓了眼界”。但是对于开展公益活动的认识也随之开阔:这里的孩子们对于社会爱心人士的长期关注和援助产生了依赖心理;部分学校会有物资过剩浪费等现象,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可能有一种比物资更稀缺的……
图为云南省宁蒗县多毕河村小的图书室。东北师大研支团供图
这里6-13岁的孩子离开父母,长期寄宿学校,他们的健康心理发展得不到保障。物资的援助解决了孩子们临时性的生活困难,然而我们清楚的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发展没有家长的督促和辅导很难形成。
物资解决了孩子们短期的生活困难,长此以往,势必会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每次都是新衣服,如果哪一次不是,他们会问为什么这次的不是新的?衣服脏了,鞋子破了,不知道怎样去洗去补,这样的爱心援助虎头蛇尾,可惜。只懂得爱心捐赠,恐怕还不够,怎样让孩子们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帮助。
做公益也要突破一种思维定式,不要一味地给予孩子们物资上的帮助,或许我们可以去尝试其它的方法。与其给予他们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不如给他们一支笔,一本书。有了书,不如培养孩子怎样养成读书的习惯,告诉他们通过怎样的努力读书才可以走出大山。
此外,山里盛产各种山货,怎样帮助山区的人民找到脱贫的方法也是问题的关键。公益活动不能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名片。做公益不能一味寻求社会效应和影响,而应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根源。可喜的是社会有很多爱心人士,依然孜孜不倦的坚守在公益的路上,坚持就有收获,行在路上,思在当下。(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丽江分团)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