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用青春时光换取对湘西的留恋向往

 

2017-11-07 14:5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学时读了沈从文的《边城》,书中细腻地描写了美如画的湘西风景,同时也展示了凤凰这座小山城中和谐的生命形态及人性美。当时就被他笔下淳朴的民风、美丽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奇谲浪漫的楚文化和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社会所深深吸引。历史上湘西被称作“五溪蛮荒之地”,自古民族斗争激烈,经济发展相对湖南其他地区要落后些。正所谓“地瘠民贫”,湘西地区也被国家列入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中。支教地中新增了湘西吉首支队,我有幸成了团中第一批来到这里人,曾经对这片土地的憧憬终于变为了现实。

  我们支教的是吉首民族中学,这些学生中超过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小留守或单亲,所以初到吉首对支教生活的种种美好向往,在与他们的相处中被侵蚀了太多太多。来吉首前认为支教的主线是教书,但当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都一一呈现在我面前时,才突然发觉提高学业成绩对他们来说固然重要,但因为从小受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不仅在学习上有很多问题,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还要更多一些。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缺少对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关爱,使他们缺乏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缺少进取心,自觉性也不是很强。久而久之在无人管的状态下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当所有人觉得他们是问题少年时,其实背后的心酸过往是无人能懂的。

  记得刚来时候我发朋友圈里面有一张教室的照片,有朋友留言说:“条件真的不错,也不穷啊看着,北京很多学校还不如这配置呢。”在很多人眼里,贫富应该是体现在物质方面上的,支教就应该去穷山僻壤才能称之为支教,殊不知对于这帮孩子来说思想上的贫穷远比物质上的缺失更为可怕。没有人生目标,没有理想抱负,只想整日混日子,耗费着青春最美好的时光。当这些学生被打上问题少年、留守儿童、来自单亲家庭等一系列标签时,我一直在想这一年里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与阳光,想着爱他们更多一些也许还能有机会去改变些什么。

  我任教高一两个班级的地理,起初上课大家乱作一团,我也因为第一次站上讲台而显得有些拘谨,所以并没有在纪律上做过多做要求。久而久之,他们越发嚣张,上课打闹、说话、成了家常便饭。终于有一天,我在忍无可忍之下,扔了粉笔,把备课本重重地摔到了讲台上,大声喊道:“你们懂不懂得什么叫尊重别人劳动成果!”下面鸦雀无声,他们从没想过我会突然间发这么大火,一个个都低着头看着课本不敢再言语一声。我紧接着说:“你们能不能听懂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为了做到让你们听懂,我课后需要三到四个小时来备课,就单从这方面考虑,你们有没有想过好好珍惜每一堂课?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互相尊重这是你们从小就应该学会的吧?”他们还是默不作声,但看他们那一脸无辜的样子,基于他们的成长经历,也许真的是没有人教会过他们什么是互相尊重吧。所以,当他们错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的时候是最可气的,但也最让人心酸。不过从那天之后的地理课上,打闹和不听课现象都极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论听懂与否,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地理笔记本在跟着我的课堂进度记着笔记,也许不会的知识还有很多,但起码在学习态度上他们真的有所进步了。

  平日跟他们的交流更多的不是嘴上,而是作业本上的交流,每一次交上作业最后的批语我总是会写上几十甚至上百字。班级六十多人,意味着判一次作业就得写几千字。虽然写到手疼,但我觉得效果还挺好的,很多同学在这个“作业本交流”的过程中都取得很大进步,作业质量也有了很明显改善。他们自小不受关注,属于这个城市最边缘的一帮孩子,也没有人肯多为他多付出一些。当有人能关注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时候,他们是害羞的,是不善于表达的,会刻意掩饰自己的小心思。但我相信当他们看见评语的时候,心里一定是开心的。

  课余时间我总是会与班级学生聊一聊自己中学时的一些经历,练体育时候的苦。但再苦我也没有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因为特长和学习就是我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正是源于这种不放弃精神,我才一步步走到了现在。每每跟他们聊这些的时候,他们听得很认真,就这样的车轱辘话在过去半年里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除了高一教学地理课教学,我还负责高二地理培优工作。高二培优学生是年级学习比较拔尖的了,共挑出了三十个人,但就算是拔尖他们离二本线也是有一段距离的。对于他们来讲最难的不是学好,而是不自信,觉得难以突破自己。每个人就算心中有大学梦,也觉得望尘莫及,想都不敢想。所以培优不单是提高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慢慢引导他们,使其建立起自信心。我的培优主线不是找很难的高考题给他们做,而是先让他们知道高考题没那么难,建立起自信心再随之一点点提高难度。最后就是把地理必修之人文地理中比较难的知识点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书中的题整体做了下来,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学会怎样套用答题模板。一学期下来,他们脸上从最开始的愁眉莫展不敢回答问题到学会抢答跟面对难题时跃跃欲试,这样的进步怎能让人不欣喜呢?最后结束时有培优班一个女孩儿在培优反馈里写道:“地理培优是我最喜欢上的课,我学会了用答题模板来答题,不再盲目做题了,所以这学期我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改变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但最大进步是心理上的突破,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人生经历和理想让我知道我再不努力真的没时间了,说实话我之前一直没有考大学的信心,觉得把高中过去就好了反正考不上,但听了老师平日里分享的个人经历觉得自己要去试一试,而且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有好好思考过自己之后的人生,即便不成功但心理上也会是是满足的,所以谢谢老师你一学期以来的无私奉献,最后祝新年快乐!”看到这里,当老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许就在于此吧。

  半年就在这样的走走停停中度过了,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第一学期最后一节课结束后跟班级同学合影,看到他们恋恋不舍的表情自己还突然有点儿想掉眼泪呢。那种心情就像元旦晚会我们几个人唱团歌,我的那句是:“愿意用一年青春的时光,换取一生的留恋向往。”唱完这句看到他们在主席台下疯狂为我们鼓掌的样子,自己眼泪在眼眶打转那种心酸感。尽管他们难管教了些,平日也有骂他们骂到头晕,改作业改到吐血的时候,但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灿烂微笑时就觉得这半年自己支教生活没白过,只要他们在之前基础上有所成长就足够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石雪薇,清华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湘西分队成员,曾在湖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民族中学从事支教工作。)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