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用满腔激情点亮孩子的人生梦想

 

2017-11-06 11: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诚然,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应该写满奋斗的故事。对于我们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而言,青春不仅仅是用来奋斗的,青春更是用一个人满腔的激情去点亮一群孩子的梦想,是用一群孩子的梦想开启他们一段段精彩的人生旅程。

在布尔津县高中服务的东北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关舒予。关舒予 供图

在布尔津县高中服务的东北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关舒予。关舒予 供图

  我支教所在的布尔津县高级中学是一所民汉合校的高级中学,哈萨克族学生占到了全校学生的半数以上。在开学后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发现,单纯、善良是这里游牧民族孩子们最大的共同点。

  比起课堂上,我更喜欢在闲暇时间在校园里一边走一边与学生谈心。这样一种非正式的环境里,学生会更放松,师生之间的交谈也更像是姐姐与弟弟妹妹们的聊天。在检查卫生的过程中,我喜欢与随行的学生聊聊他们的学习,聊聊他们对大学的憧憬。我记得有一个男孩子跟我说过,“老师,我的理想就是考上石河子大学。”我从他漂亮的灰蓝色瞳孔里看到的是坚定、是对理想未来的期待。我喜欢与他们分享我的故事,分享我的多彩大学生活,分享我埋头苦读的三年高中时光。我固执的相信着,我的故事会吸引他们走出美丽的夏牧场,会带给他们学习的动力。至少,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们会想起有一个支教来的老师曾与他们分着一块奶疙瘩,畅谈牧区外面的别样景色、畅谈各自的理想。

东北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关舒予与布尔津县高中学生进行谈心。关舒予 供图

东北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关舒予与布尔津县高中学生进行谈心。关舒予 供图

  哈萨克族有着他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常常在校园里听到哈萨克族学生用着有点拐调的汉语喊着“老师好”。我喜欢哈萨克族这样一个热情好客又极具包容性的民族。我想尽自己所能,让哈族的孩子们更多的走出阿尔泰山脉,走出天山山脉,去看外面不一样的精彩世界。

  支教这一年中,故事的主角应该是孩子们,而不是我们自己。激情是我们来支教的动力之一,而责任感则是让我们高质量的完成一年支教工作的理由。在这里,或许我们有着不同的瞳孔颜色,但是我们怀揣着同一个中国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桃李芬芳。(东北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关舒予)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