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 09: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时指出: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怀揣着一颗最初的心。我告别了大学这座象牙塔,动身前往自己人生旅途的下一个中转站——凌云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开启平凡却又深刻的支教之旅。
“那里有一群如璞玉的孩子等着你去守护。”学长满含深情、耐人寻味的介绍让我对那片不曾窥探的天地多了几分好奇。“我的支教地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这是临行前,我躺在床上时常思考的问题。2017年8月31日的早晨,那片魂牵梦萦的神秘热土的轮廓第一次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我们起了个大早,在团县委相关同志的带领下驱车向服务地阁楼村进发。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里的交通状况比起城里着实要复杂的太多,全部都是十八弯的山路。有的乱石塞道行路难,有的蚕丛鸟道险象生。小汽车行驶在土路上时不时地来个调皮的急转弯。一路上没有任何指示牌,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当时心情特别紧张,根本无心欣赏车窗外的优美自然风光,只是用双手紧紧攥住车里的扶手。听随行的同志介绍,“近几年政府的扶贫力度很大,路况已经得到了改善。早年司机上山都得先在山脚下喝杯酒壮壮胆”。我不由地为司机捏了一把冷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能不说西部发展的滞后与自然环境的恶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看见了一个村落,村里依着地势建有高低不一的房子。驶近了才发现,村里的人家隔几户门前就会有一口大水柜(后经了解当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带,没有溪流也无法打井,人们用它来收集雨水充当生活用水)。车子停在了村口,一下车,一股泥土香味的清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小山村虽简朴,但氤氲着自己独有的恬淡和静谧。这是她带给我的初步印象,我的“知青”岁月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9月1日是开学日,也是我当老师开始教学工作的第一天。怀着些许忐忑和激动,我早早地来到阁楼小学。校长已经到了,正准备迎接新学期前来报名缴费的家长和孩子。校长衣着朴素,人很和蔼。他带着我熟悉学校环境并向我介绍了学校的概况。“我们学校有六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四间教室,除六年级外其余年级均采用复式教学。因为老师不够,所以我们只上几门主课……”他的普通话略带口音,但每句话语都情真意切。当谈到“因为政府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学校的设施设备有了极大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年更比一年好”时,我能感受到校长的那种喜悦和欣慰以及对于我们支教老师的感激之情。目前由于教育资源正逐步中心化,教龄儿童减少,学校有可能被撤解。校长还给我讲了他的无奈和忧虑。正当我准备宽慰校长之际,一位瘦削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候在了办公室门口,我们赶忙将她们迎进了屋。当得知需要交450元学费时,母亲的面色变得有些凝重,她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掏出了各种面值的钱,小心翼翼地点数。“这里一共380元,余下的下星期让孩子带来。”话音未落,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穿着一身旧衣、拖着明显不合脚凉鞋的女孩眼眶红了。
这是懂事的泪,穷人的孩子都能体谅父母的不易。我悄悄记下了这个孩子的名字,想去她家看看。在当地孩子的带领下,我们一路翻山越岭。在徒步近3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女孩的家中。就着昏暗的灯光,我和她们母女唠起了家常。女孩母亲身体不好,全靠父亲在外打工养家糊口,加之儿女又多,所以生活非常拮据。不可否认,在西部农村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对于他们来说,即使义务教育政策已经为他们减免了许多开支,但要解决剩余的学费依旧是个大难题。在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可喜的改变,那便是大众的教育观念。女孩的母亲自始至终从未想过让孩子放弃读书,纵使家中经济再困难,也希望她们能够学有所成,以此来弥补自己没有读书的遗憾。“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支教的意义所在:扎根祖国西部教育比较贫瘠的土地,让每个孩子学有所教,平等地接受教育,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囿于一些陈旧的观念,西部总是被人们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可我想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大家,新时代的西部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长于西部沃土上的孩童也有着朝气蓬勃的新风貌。原本在城里学校才能看到的,如多媒体、净水器、图书室等设施设备现在的农村学校都具备。娃娃们渴盼的不仅仅是温饱,还有对知识与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大山外头世界的向往。当面对这些悄然而至的变化与期待,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片热土,多为学生解除一些束缚,让他们自由发展;多帮他们打开几扇窗户,让他们观察世界;多对他们表达肯定与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也许娃娃们的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很多东西他们一时接受不了;也许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他们无法得到关怀,内心变得脆弱、迷茫。那我们便更有责任充当他们的兄长,去毫无保留地爱他们。
“得感谢那些还愿意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的家长,我们不能辜负了他们全家沉甸甸的期待”。这是校长发自肺腑的深情流露,也是我之后一直坚守的信仰。淳朴的乡亲们因为信任,因为还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所以选择托付。面对他们的信任,我知道,发展西部农村的教育事业还任重道远。除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外,诸如饮食营养、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都不容忽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许就我们个体而言,自身的经验和水平还有待提升,但教育作为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命题,需要我们挺身而出,而支教就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坚守本身就是一种伟大。余下的日子,愿不负光阴、不负斯土。
(作者:李徐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五届研支团团长,现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沙里瑶族乡阁楼小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