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09:3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张天意 彭思越)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贵州省独山县沁元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我有一个童年梦”主题教育陪伴活动,与南京师范大学爱心师生为特殊儿童实现微心愿,在游戏与欢笑中与孩子们追寻梦想。
志愿者为留守特殊儿童实现心愿 供图:张天意
友谊考验:传递小皮球,融入“大家庭”
“首先,让我们用游戏来一起热热身!请大家各自选择队伍,站成一竖列,将皮球从第一个人经由头顶不断向后传,先传到最后一人的队伍获胜!”
“我喜欢他,我要跟这个哥哥一队!”南师大研支团志愿者顾玮钰刚介绍完游戏规则,孩子们立即纷纷跑向了志愿者彭思越、徐卫的身边。
在短暂的练习后,志愿者一声令下,两个队伍开始比拼,只见孩子们使劲儿抬起胳膊,将球高高向后举起,争取以最快的速度传给下一个人。
“加油!加油!”操场上回荡着大家的打气声。
志愿者彭思越组织孩子们参加“接力传球速度比拼” 供图:张天意
“耶!我们这队赢啦!”
“我们太棒了!”
“没关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恭喜你们获胜!”
三局两胜的比拼,胜负已分,赢得比赛的孩子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志愿者们刮目相看的是,输掉比赛的孩子们大度地向获胜方表示恭喜,并相互安慰。
思维考验:动动小手指,猜猜“好朋友”
“把手伸进箱子里摸摸它,能猜出它的名字吗?如果猜对了,这些生活中的‘好朋友’就可以跟你一起回家咯!”
新一轮游戏开始,孩子们摩拳擦掌,奋力举起小手,希望能够上场。
“可不许偷看哦!”志愿者徐卫用手轻轻遮住小朋友的眼睛,说:“猜猜这是什么?”
志愿者徐卫组织孩子们参与“猜猜它是啥”小游戏 供图:张天意
“尺——子!”小朋友立马摸出了是什么,用手语告诉了我们。
“让我也来猜猜!”
“还有我!”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也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被孩子们带回了家,橡皮、胶带、玫瑰花、面包、干脆面、毛绒玩具……上场的孩子们可谓是“百发百中”。
通过考验:点亮微心愿,温暖童年梦
“恭喜各位小朋友顺利通过友谊与思维的考验,成功进入到大家期待已久的点亮心愿环节——还记得你们之前许下了什么心愿吗?”
活动前期,志愿者们便已经统计了沁元特殊教育学校留守儿童的微心愿。本次共收集到微心愿55份,志愿者彭思越按照心愿清单依次宣读了心愿主人的姓名,并邀请他们来到“心愿台”前一起实现心愿。
志愿者张天意将《新华字典》递给小朋友 供图:顾玮钰
“这是你许愿的《新华字典》呀,老师相信你会用好它,成为非常厉害的人喔!”志愿者张天意将字典交到了孩子手里,小朋友一手紧紧抓着字典,一手欣喜地比划着什么。我们知道,那一定是感谢的语言。
“你想要的《安徒生童话》,希望它能陪你度过美妙的时光!”
“喜欢这个日记本吗?有了它你可以好好记录生活啦!”
“你的旺旺大礼包,怎么样,这下能解馋了吧!”
“你就是今天的小公主呀!看看,喜不喜欢这条公主裙?”
……
看到自己心中的愿望一个个变成现实,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整间教室,久久不散。
在南京师范大学爱心教师、美德奖学金获得者与研支团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的55份微心愿全部得以实现。愿望也许微小,但当它被爱点亮的那一瞬,便能够温暖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准备出发:珍藏你的梦,未来共见证
“心愿经过考验得以实现,梦想要靠奋斗变为现实。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想跑步!”
“我想考大学!”
“我想去公司上班!”
……
孩子们纷纷在下面交流起来,有些孩子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仍兴奋地用肢体比划着跑步、击剑等动作,似乎已经徜徉在未来梦想成真的世界了。
孩子们将写有梦想的便利贴放进时空瓶 供图:张天意
“哇,你们的想法都好棒呀!要不要一起写在梦想便利贴上,哥哥姐姐用时空瓶帮你们珍藏起来,将来我们一起打开看看?”
“好!”
孩子们立即认真地写了起来,不会写字的孩子则用心地画出了象征自己梦想的图画。
叮叮咚咚,一个个满载着对未来期盼的梦想落进时空瓶,瓶子似乎也变得沉甸甸的。梦想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并逐渐长成一棵小树,支撑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