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5 14: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梅铃悦)为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助力培育爱老敬老、尊老助老的社会文化氛围,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团,在团绵竹市委、市西部计划项目办统一组织下,前往紫岩街道回澜社区、富新镇友花村拜访抗美援朝老兵,致敬这些最可爱的人。
窗明几净,纤尘不染,这是段国澎老人住所的生动写照。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四川分团一行携果篮至段老先生家中进行拜访。老先生虽九十高龄,精神依旧矍铄,向团员们娓娓道来那段战火飘摇的峥嵘岁月:
段国澎是山西人。1944年他跟随身为地下党员的父亲,从一名民兵正式转为光荣的中国军人。他带着一个班的士兵,从太原打到宝鸡、成都,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西北、西南战争,身上烙下了两道流弹印。解放后,段国澎复员落户绵竹,并自主创业。他与合伙人们一同建立了绵竹油脂总公司。在工作中,段国澎不怕苦不怕累,始终想着为党和人民服务。
段国澎老人的深情讲述,让团员们深受触动。当老先生戴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70周年绶带及解放西北、西南胜利纪念章时,团员们仿佛穿看到了昔日追梦的青年。
幽篁深处,曲径回折,跟随家属的脚步,团员们见到了林道湘老人。林老先生面目和善,一口地道的绵竹话。根据老先生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转述,团员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鲜活丰满的林道湘。
1950年,鸭绿江燃起熊熊战火。国有号召,我有行动,林道湘怀揣一颗爱国心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一身单衣赴前线,寒冷是林道巷对这次未知旅程的最初记忆。当战争进入胶着阶段,林道湘和战友们为了保存补给用水,直接将冰水壶揣满了身上每个口袋,最大程度留住这些来之不易的水。战争结束后,林道湘返回家乡还是从前朴素的模样,春耕秋收,一如昨日。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作为新时代红旗下长大的青年志愿者,也必将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赓续历史使命,不忘砥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