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15:4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忙时备课教书,闲时游山历水”,“来支教这一年,对我来说就是个经历”。抱着如是想法,我动身前往巫溪,不觉间心里已萌生出许多合理又深刻的自我升华方式。服务地青庄小学开学一周后,2016年9月10日,这个走过我16年学生生涯的日子,明天它将第一次,变成了我自己的节日。然而未及我铺张自己的理想,另一种思考已然充斥起来。这转变,只在几天之间。
1
8月31日,报名缴费最后一天,早晨上班前,已经有一位白发驼背老人带着孙子候在办公室门口。得知孙子学费395元,他背过身,满脸无奈地离开,“我再去想想办法吧”。后来我得知,老人当时身上总共带了200余元,而孙子的父亲在坐牢,母亲已改嫁,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直到临近下班,老人才笑着回到学校,急忙将手中一大把零钱交过来,说:“老师您看,钱够了吧?”
原来我们跟朋友聚会的一顿酒钱,对这里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说,关系儿女前程。即使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已经减免大量开支,剩余的学费依然足以困扰山里人家。贫穷刺激着教育需求,受教育成本又反之困扰着经济条件,他们热爱自己扎根的热土,又同样希望后代走得更远。
然而我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物质需求的满足。曾听过不少当地人对我说,这里经济太差,村里比较穷,你来支教大概就是锻炼锻炼吧,诸如此类。诚然,村民的话没有错,但我能为教育脱贫献一己之力,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抛开物质困局,为“知识改变命运”做一名亲身实践者,也未尝会力不从心。
2
每天早晨几乎是在闹钟和窗外吵闹声的共同作用下起床。离上课还有大概1小时,孩子们已经挥舞起扫帚上蹿下跳,虾兵蟹将一般开始清理学校各个角落。我不解,随手招来一个孩子,问:“离家那么远,这么早就赶来打扫卫生,不累吗?” 倒是孩子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片刻恢复平静,“习惯了,在家也这样。”语气像大人一样平和沉稳。随后几个孩子的答复也并无二致。
原来我们时常标榜自己短暂的坚持,在山里的孩子身上,微不足道。我从来不赞成出身能决定一个人的阶层,但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是,贫瘠的生活现状往往更需要加倍的勤劳才能有所改善。大山赠予的物质,都需要亲力亲为才能获得,这也让他们养成了几乎同先天一样的勤劳品质,这一品质,毫无例外的适用到了条件并不简陋的学校里。青庄小学配备了电子多媒体教学硬件、暖气片、热水器,活动室、实验室、音乐室等教学场地更是一应俱全,但这些对善于劳动的他们来说,并不足以成为偷懒的理由。
于是在勤劳这件事上,我需要做的便不在于灌输,而在移植。大山之外有大海,大山与之生存,而大海与之眼界。我希望我的陪伴能够激发起他们对追求眼界无穷的热情,用热情永葆勤劳,勤在学习,勤在探索未知。较之城里孩子日日对过剩信息量的避之不及,对陌生事物的一句简单描绘,就足以点亮他们的眼睛。如今,孩子们双眸对我的吸引,远超游山历水千百倍。
3
记得是第三或第四天的某节语文课上,我无意间告诉孩子们自己可能由于一些原因会离开学校一周多时间,和上次一样难以置信的表情又浮现在他们脸上,不过随后并不是恢复平静,而是疑惑、失落和不舍。“老师,我们舍不得你走”、“老师,那谁来给我们上语文课呀?”……再三解释下,孩子们才不情愿的接受。
原来愈发被我们奉为人生哲学的建立信任,在这里实现得如此简单。信任不一定总是来源于单纯,但带着单纯的信任,更令人动容。我不愿意抱着一种“今后走出大山,这份单纯终将泯灭”的消极态度来面对他们,我更愿意相信这种带着醇厚、质朴、诚实、真挚的单纯助力他们的人生熠熠生辉。
为人师者,若无力倾囊相授,亦不可有负所托。我曾听一位老教师这样说道:“我时常怀着不安的心情上课。我面对的是40个学生,我在课堂上耽误5分钟,那么可能就耽误了别人200分钟。”理当如然。支教老师由于经验与授课水平的不足,必当放低地位与姿态,此时孩子们的信任,显得尤为珍贵。一字一词,哪怕无法深入人心,也不应信口开河;一句一篇,即使不如醍醐灌顶,也不能误人子弟。面对信任,不辜负就是底线。
行课后的第一个周末,与老校长聚餐。杯盏过后他讲道:“你们终不会永远留在这里,但我希望你们能尽己所能去教授学生。这一年,对你们来说是一种经历,但你们的真心付出,很有可能真正改变有些孩子的一生。”片言只语间,我的教师节,因讲台前十几个不同的人生,变得意义非凡。
若下将成蹊,桃李自不言。(西南政法大学第十八届研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