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这一年我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2016-10-26 09:3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关于梦想,关于“执教”,像盈在心头的一株爬山虎,从生根发芽到藤藤蔓蔓爬遍心里的每个角落,用了四年。四年前,我从没想过我想当一名人民教师。2012年11月,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个学期,第一次报名短期支教团。由于这样的机缘巧合猛然间发现,原来,我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渴望,“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才是自己“最纯洁”的梦想。我用了四年孕育自己的梦想,仿佛一个母亲孕育了一个小生命,看着她出生长成,一心想把这世间最好的东西全部给她。

  一直想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可以安置汹涌在内心中所有关于“教师”的情愫。于是,我来到了山大研支团,来到了伊宁县第二小学,有机会认识这样一群“挚友”,有机会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那一天,手机显示的日历是公历8月22日,暑期过后,教职工上班的第一天。

  那一天,我正式以教师身份加入到二小的大家庭,参加了全体教职工会议。

  那一天,我接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六年级数学教师,与自己的师父“贺老师”相识了,于是我有了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向年长教师学习,教孩子们知识。

  那一天,我与自己孕育了多年的梦想紧紧相拥。

  见到孩子们的第一天,第一次看到他们对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第一次听到他们说老师好,我给了迎面而来的每个人一个明媚的笑意,心想,这就是曾经憧憬教师的自己吧。第一天,我告诉他们我希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希望我们可以“教学相长”。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投以肯定的目光、暖暖的笑容。我很开心他们围在我的身旁叫着于老师好。我希望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我希望在这样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教学相长。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疯狂。当我的讲课声湮没在他们的说笑声之后,当我的笑容变成他们“肆无忌惮”破坏学校纪律的“助燃剂”之后,当我热心引导感恩父母被当成笑话来听之后,我第一次对他们拉下了脸,第一次对他们大声地呵斥,第一次对他们恩威并施地进行教导。那一天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沉默了一整天,我反思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怀疑自己的初衷是否正确。于是,向教年长教师请教教学和管理方法,向贺老师咨询班级的整体和个别情况,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我发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谓良师益友,既是益友,同时也是老师。老师便要有老师的威严,朋友便要有朋友的心诚。我坚信我可以成为一名“接地气”的老师,恩威并施,诚心以待。于是我欣喜的发现,在请教年长教师管理和教学经验之后;在认真听取了黄校长的授课建议之后;在拼搏了几个日夜,认真分析了学情之后;在利用所有中午休息时间,针对性谈话之后,他们的作业终于有所改观,课堂纪律终于有所改善,喧闹声越来越少。我不知道是什么在影响他们,但是我始终坚信“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坦诚地讲,当看到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当看到胡乱糊弄的作业,当看到错误百出的试卷,我有过失望和愤怒;当看到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当看到别人班优异的成绩,我有过怀疑和气馁。但是历经风雨,我依然坚信勤能补拙,我依然坚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因为在失望和愤怒,怀疑和气馁的之前和之后,还有更多的笑容和希望、自信与鼓励。我看到的更多是孩子们越来越认真的态度;工作时,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以及下班后,家长热心的询问和感谢;还有意外的小惊喜,学生偷偷塞给我写着“于老师,我想跟你成为闺蜜可以吗?”的小纸条。我的坚持便更加的坚定,就像歌词里写的“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因为热爱,所以斗志昂扬;因为热爱,所以热情高涨;也正是因为热爱,所以脚踏实地。我只想在这样的岗位上,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支教教师,做一块小小的铺路石,勤勤恳恳地耕耘。不负青春,不负梦想,因为,这是我忠于的事业。(山东大学研支团于一潇)

>延伸阅读